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其中汇率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汇率起到了价格转换和调节国际贸易收支的作用,汇率作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综合价格指标,调节着国内外贸易收支平衡,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搭建起一个桥梁。日本作为与中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之一,因为地缘优势已经和中国开展了多年的贸易交往,中国与日本的贸易交往史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在此期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日双边贸易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受到国内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两国的汇率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国际贸易额增速非常快,汇率变化幅度也更加明显。因此,研究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中日汇率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很有意义。关于汇率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以Franke(1991)、Clark(1973)和Willett(1986)为代表的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在研究中得出汇率波动对双边贸易存在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的结论。受研究方法、数据选择、时间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关系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1994年到2016年的季度数据,通过供需模型推导出引力模型,并且在引力模型中加入了媒介货币,在理论上避免了反向因果关系,保证了研究的单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并且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协整检验中,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前没有显著关系,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呈正相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日本的进口贸易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前呈负相关,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也呈负相关。而日元汇率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在汇率制度改革前呈正相关,在汇率制度改革之仍呈正相关;日元汇率与日本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前呈正相关,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也呈正相关。这个结论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在国际贸易中汇率上升货币贬值会刺激出口,汇率下降货币升值会提高进口贸易的理论并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和两国签订的长期贸易协定导致的。在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说明当变量在短期中发生波动时,会以该系数的速度将其由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出口贸易结构和改善两国政治关系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