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决策。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城镇化多是以发展城市为主,不仅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造成了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城乡矛盾的不断激化。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新形势,它解决了过去传统的城镇化方式带来的像城乡差距等一些列城市问题,城镇化方式的转变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我国城镇化事业的必然趋势。江西省是中国革命圣地,所以有中国“红土地”的美称,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可是,一直以来,江西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比较慢,在全国排名中,也处于中下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江西的“十二五”规划多次着重强调城镇化建设问题。因此,通过测算江西省城镇水平,发现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乡协调5个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5年江西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江西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区域不平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指标层的累积权重是最大的,对新型城镇化的边际效用是比较高的,而且发现各个指标层的权重都不一样。并利用ArcGis软件描述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和空间集聚特征可以直观看到新型城镇化演变的时间进程,从中发现新型城镇化水平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