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幸福观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们在“危机、反思、进步”的模式中选择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强调在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文明形态。生态幸福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为主旨,摈弃以往各种异化的幸福观,注重人类幸福的“生态维度”,重塑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强调人们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重的幸福理念。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观”入手,引导出生态幸福观的概念,并提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和中国传统幸福观中汲取其中宝贵的理论精华,作为生态幸福观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生态幸福观产生的现实背景进行整理和论述,提出当前各种危机,如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出现是生态幸福观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而以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题的各种异化幸福观是生态幸福观产生的另一个现实背景。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是对生态幸福观内涵和其特征的阐述。本部分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物质基础这四个层面来阐述生态幸福观的涵义,提出以人与自然关系上追求和谐共处、人与人关系上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追求自我实现、物质基本上追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生态文明时期下新型幸福观是以科学性、整体性及持续性为特征。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提出生态幸福观的构建意义、原则及如何构建生态幸福观。本文认为生态幸福观的提出不仅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理解生态文明时期下幸福的含义,而且为幸福提供新的评价依据。不仅如此,生态幸福观还为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充实理论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生态向度。本文还认为,生态幸福观的构建要遵从合理需求原则、和谐共生原则和优雅生存原则,并从观念转变、绿色发展和公平正义这三个方面构建生态幸福观。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外资并购的特殊性,在目前诸多中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对有关外资并购中的中小股东权利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比较研究国内外关于外资并购中中小股东
【摘要】 学生参与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积极参与,其侧重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二是有效参与,其侧重解决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英语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参与式教学 三维目标  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在课堂
本文并未从危险犯犯罪未遂成立的角度出发探讨危险犯犯罪未遂的结构,而是从危险犯自身的内部构成结构出发探讨危险犯未遂状态的存在界限,从而为司法实践准确地认定该类犯罪提供
刑罚易科制度作为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在减少短期自由刑与罚金刑的弊端,实现刑罚目的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通过加强各个刑种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刑罚体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