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居民海岛概念的提出将海岛旅游引向了一个新的旅游和研究热点。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无居民海岛资源,有关数据显示海南本岛周边共有海岛242个,无居民海岛占237个,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热将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受到新型无居民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冲击,旅游者决策的改变使得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和经营面临挑战。对无居民海岛目的地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并获得较高旅游效益,是海岛旅游开发者和海岛目的地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旅游开发条件应是对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进行双向评述。国内学者研究旅游开发较多从旅游资源的赋存展开,具体从市场角度研究旅游开发的文献较少,忽视了旅游开发和旅游者决策的关系;加之在实际旅游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闭门造车、埋头苦干和幻想式的旅游开发,未结合旅游者需求盲目进行旅游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旅游开发的目的是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者决策的结果是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是旅游开发结果的最终检验者,旅游开发的目的是否能实现取决于旅游者对自身决策结果的评判,即一个旅游目的地开发成功与否取决于旅游者对自身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因此,从旅游者角度研究旅游开发将成为学术界新的切入点。本研究在旅游开发和价值哲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旅游开发价值的概念即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提升与旅游者需求的效应关系。从价值实现角度来说,即某一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资源开拓结果和旅游者需求越匹配,旅游者前往的可能性越大,未来获得的旅游效益越大,即旅游开发价值越大。旅游效益难以测量,本文通过分析目的地海岛旅游开发结果和旅游者需求的匹配度评判旅游者前往的可能性来解释旅游开发价值。在分析途径目的地理论和马歇尔均衡价值理论基础上,提出本文切入点即影响游客决策的目的地因素即旅游开发重点关注的因素。研究相关文献初选影响游客选择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的目的地因素和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及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以及确定影响权重,以游客对指标开发结果的真实感知量化指标,最终从7个方面27个指标构建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7方面是度假用资源、文化用资源、观光用资源、游乐用资源、环境氛围、可进入性和旅游花费。目的是通过分析旅游者对影响其决策的目的地因素的开发感知评判旅游者前往该目的地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综合分析多个备选海岛游客决策的优先顺序,以及不同海岛在游客决策时目的地因素的优势和弱势所在,为优化无居民海岛开发、延长目的地寿命以提升重游和推荐率提供参考。通过调查游客对分界洲岛和蜈支洲岛的开发感知评价,对分界洲岛和蜈支洲岛旅游开发价值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界洲岛旅游和蜈支洲岛旅游开发价值均处于Ⅱ级,其中蜈支洲岛旅游开发价值略高,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体系具有效性,可被用于实践中。最后,针对两个岛屿提出了提升旅游开发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