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于上海、西安两个城市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试验组,其包含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老年人,23名20~26岁年轻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脚型规律和运动生物力学三方面的研究,主观客观结合分析来探究老年人足部运动功能衰退特征。研究一:足部健康问卷调查及足部形态图片统计。经过大量发放老年人足部问题、穿鞋感知等相关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800份有效问卷,采集老年人足部形态图片,主观分析老年人足部形态特征及穿鞋特征。研究二:脚型规律研究。使用脚型测量仪采集271名老年人脚印图,主要测量足部长度、宽度和围度,得到老年人脚型规律。研究三:研究58名足部健康老年人足部运动生物力学特征。通过Footscan平板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得出老年人足底压力分布特征;通过Kistler三维测力台测试系统,得出老年人步态特征;通过Biovision8通道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测试小腿肌群发力情况,得出老年人小腿肌群发力特征,以及小腿肌群发力特征对老年人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Excel数学统计软件和SPSS19.0数学分析软件,对比老年人脚型规律和全国男性、女性脚型规律(1984版),对比试验组老年人和对照组年轻人足部运动生物力学参数,对比结果在0.05(Sig.双侧<0.05)水平呈显著性。综合分析三部分研究结果,得出老年人足部运动功能衰退的力学特征。结果显示:(1)老年人足部形态变化为足部病变和足部形变两种。89%老年人脚发生病变,主要为皮肤老化和趾甲病变。86.75%老年人脚发生形变,主要变形为趾关节和跖趾关节变形。50%老年人为扁平足弓,说明足弓下塌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足变形特征之一。(2)老年人脚型规律研究发现:老年人脚长变长、脚变宽、脚围度变小,老年女性脚为一型半到二型,老年男性脚为二型半到三型,老年人脚显著变宽(Sig.双侧<0.01)。(3)老年人足部缺陷特征结果为:47%老年人为拇趾外翻,并且拇外翻角度在15~20°的占比较高(老年男性22.8%,老年女性23%);89%老年人腰窝足印宽度占腰窝轮廓宽度比例>1/3,大多为40%-60%;96.25%老年人足底易产生老茧,且大多具有2-3个老茧。(4)老年人足部压力分布特征显示,前掌M2、M3和后跟HM、HL分区峰值压强最大,压力时间积分最大,说明老年人具有足部前掌和后跟易产生劳损。老年人中足HF分区触地面积占整足比例大于28%的居多,且压力时间积分增大,说明老年人足弓下塌,形成扁平足,行走过程中足部易感到疲惫。(5)老年人步态三维力值小、时相数据增大以及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跨越幅值增大说明,老年人以外八字步态行走居多,且具有步速慢、步态拖沓、步幅小、抬腿力度小、易发生摔倒的运动功能衰退特征(6)老年人表面肌电信号时域和频域值研究得出,随着步行活动的持续,老年人小腿肌群易产生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