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西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教育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有关教育类文本翻译的深入研究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国内有关教育类文本的翻译相对较少,并且国内对教育类文本翻译的研究只停留在近代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及特点之上,教育类文本很少有人对其进行过细致的研究。针对这一翻译研究现状,本实践报告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以《定义21世纪教育》的第二章为个案研究,通过奈达提出的翻译过程理论,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的角度进行翻译分析。由于教育类文本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因此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指导教育类文本的整个翻译过程。通过对教育类文本的翻译以及对翻译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本报告总结出了一套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教育类文本翻译方法,以指导该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对译文结合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分析,作者有以下发现:(1)为了达到词汇层面的对等,译者需仔细分析源语言的特点,采用根据搭配关系选择适当的词义、延伸词的意义、将抽象词义具体化和使用四字成语等方式,使译文更加自然。(2)为了达到句法层面的对等,译者需要对状语从句和英语长、难句进行分析和转换,以使原文意思能够准确传达并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3)为了达到语篇层面的对等,译者需对语篇的衔接、连贯和意向性进行准确的理解与分析,使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相同或相近,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本论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针对教育类文本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解决教育类文本翻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