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和pH对再生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丝由于其出色的力学性能(高模量、高弹性),而引起人们对蚕丝蛋白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广泛关注。蚕丝蛋白的结构和成丝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如关于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及蛋白质折叠解折叠的研究。 在蚕的吐丝过程中伴随着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同时还伴有pH条件的改变。虽然有很多报道讨论了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如K(Ⅰ),Ca(Ⅱ))可以导致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且这一变化有着pH依赖性,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清楚。在蚕的腺体中也存在Cu(Ⅱ),但由于其含量远远低于其它的金属离子,因而与丝素蛋白结构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通过顺磁共振波谱法(EPR)、核磁共振(NMR)、拉曼(Raman)、和圆二色谱(CD)等方法研究了Cu(Ⅱ)和pH对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的影响。该结果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蚕的吐丝机理有更清晰地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丝素蛋白作为模型蛋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帮助,因为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Cu(Ⅱ)的代谢异常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本论文首先利用EPR研究了再生丝素蛋白的一系列pH和Cu(Ⅱ)浓度条件下的Cu(Ⅱ)-丝素蛋白络合物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由8.0降到4.0,Cu(Ⅱ)与丝素蛋白的配位类型由Cu~4N过渡到Cu~2N2O。在中性情况下(pH=6.9),Cu(Ⅱ)与丝素蛋白中AHGGYSGY氨基酸序列中的组氨酸上的咪唑基(Nπ),两个相邻的甘氨酸上的酰胺氮,以及一个色氨酸的羟基氧形成Cu~3N1O的络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pH=5.2),Cu(Ⅱ)与丝素蛋白中AHGGYSGY中的组氨酸残基形成His(Nτ)-Cu(Ⅱ)-His(Nι)桥键。
其他文献
晚期肿瘤患者常因剧烈疼痛而呈被迫体位,长期卧床,消瘦衰竭,贫血,昏迷,大、小便失禁,截瘫等,这些将是褥疮发生的重要因素.晚期肿瘤患者一旦发生褥疮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
期刊
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指虽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心衰依然存在,需要特殊干预的心力衰竭。RHF以难治性水钠潴留为突出特征,且多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1]。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
彩调剧是广西流行范围最广、最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之一,《五子图》是彩调剧的经典剧目,此剧的舞台空间运用既有传统戏曲的写意之法又有当下的写实之技。此剧在道具、灯光的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60例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硝酸甘油)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65~83岁,平均72.7岁;对照组(硝酸甘油)30例,男27例,
目的 了解坦索罗辛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5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分别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13例)与联合使用坦索罗辛和甲硫酸新斯的明(12例),观察两组在排尿时间、排
本论文利用浮区法,基于自成核、自生长理论,不用晶种,使用最新型4椭球面反射镜红外聚焦浮区炉(FZ-T-10000-H-VI-VP)在高氧压下首次生长出低缺陷的ZnO晶须.研究了氧压对晶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