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线性滤波问题的直接法和次最优算法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从被噪声污染的观测数据中得到状态的最优估计被称为滤波问题。根据状态和观测系统是否线性,滤波问题可以分为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实际中的滤波问题大多数是非线性的。由于状态的最优估计是基于观测的条件期望,针对非线性滤波问题,我们一般从两个思路去研究:一个是利用Duncan-Mortensen-Zakai(DMZ)方程直接求解状态的条件密度函数,从而得到状态的条件期望。此方法一般需要求解DMZ方程,例如李代数方法、直接法等;另一个是基于贝叶斯框架研究滤波算法,例如扩展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基于求解DMZ方程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该方法针对Yau滤波系统,求解出其状态的条件密度函数满足的DMZ方程,从而求得状态的条件期望。经典的直接法是针对某一类限制条件的时不变系统的。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将研究对象从是不变系统推广到时变系统,并消除了对系统的绝大多数约束条件,只保留基本假设。这部分的工作分为两步实现:首先我们针对带一定限制条件的时变系统,将其对应的DMZ方程的求解通过指数变换转化为对科尔莫戈罗夫前向方程的求解,再构造变换进一步将其转化为对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最终将其转化为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第二步我们利用高斯逼近算法,在求解科尔莫戈罗夫前向方程时,我们将其在每个迭代步的初值分布分解为高斯分布之和,然后将每个高斯分布作为初值去求解相应的科尔莫戈罗夫前向方程,此时其解可以直接通过求解一系列常微分方程实现。相比第一步的工作,我们只保留了对系统最基本的假设条件,即我们将经典的直接法推广到了最一般的时变系统的情形。此外,我们对这两种直接法进行了严格的收敛性分析。在第二部分的工作中,我们将连续状态-离散观测的滤波系统通过Carleman方法近似为一个双线性系统,然后利用贝叶斯框架针对该双线性系统构造了一个次最优(suboptimal)的滤波算法,我们证明了:该算法对状态的先验估计和后验估计均是无偏的;先验估计指数收敛于最优估计,即条件期望;后验估计是关于新息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本文提出的所有算法都用经典算例进行了数值测试,并且与现在常用的滤波算法,例如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等,进行了对比,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与引力波(GW)或伽马暴(GRB)事例关联的中微子,是指在宇宙中由致密双星体合并或者大质量恒星塌缩过程而伴随产生的,并具有短时间爆发特征的中微子。目前为止,理论对于这类天体事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并不清楚。宇宙中穿梭的中微子,与物质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够作为信使,携带天体点源内部最原始的信息到达地球上的探测器。在已经到来的多信使观测时代,中微子、引力波和伽马暴的联合观测对于了解这些天体过程的动力
氧离子固体电解质因其优良的电学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氧传感器等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中。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氧化铈基陶瓷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氧离子电解质,并有望拓展器件在中低温区(300~600℃)的应用。本文以氧化铈基纳米材料为基础,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薄膜电解质,从增加氧空位浓度与优化空位迁移过程两方面出发,提高氧化铈基电解质的电学
大规模行人检索在实际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监控安防、签到门禁和群体性事件识别和预警等,其涉及的相关研究问题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受到了学术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前沿方向之一。行人的底层视觉特征检索和行人的高层语义属性检索是行人检索的两类主要任务。对于行人底层特征检索,在大规模条件下,如何实现对行人底层特征的高效编码和快速检索是我们使用行人检索技
当前,集群系统的部署和使用非常广泛。在集群系统中,一个任务通常分为多个处理阶段顺序执行,而在各处理阶段之间需要通过内部网络来传输数据和中间结果。已有测量工作表明,数据传输时间占整个任务运行时间的比重很大,因此优化集群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时间对于加速任务、提升应用性能非常重要。网络流调度是优化数据传输时间的有效方法,主要指为数据流设定传输顺序以及分配带宽。在小规模集群系统中,网络内部容易做到无阻塞,流调
访问控制是实现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案,通过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达到限制用户对数据、网络等资源访问的目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是实现大规模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基础,传统接入网通常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结合访问控制列表技术,从而限制非法的用户接入互联网,并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策略难以应对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攻击与快速变化的恶意流量。新的恶意应用会不断出现并产生访问控制列表无法识别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和规模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巨大的流量不仅对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流量工程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网络资源下,通过路由优化算法,实现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和网络资源合理分配,以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和网络性能。然而,传统路由协议及路由优化算法存在局限性,网络性能低、服务质量差、网络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针对实际
我国机场高填方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较为突出。而对机场高填方的长期工后沉降的研究需要基于对堆石料时间相关力学特性的正确认知。本文利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堆石料瞬时变形及长期变形过程中的细观力学机理,并基于离散元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能够反映nonisotach现象的堆石料时间相关本构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颗粒粘接法建立了可破碎堆石料的离散元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光学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由于其实时、快速、免标记和高灵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传统的金膜SPR生物传感器,由于其较低的信噪比和较小的比表面积,限制了传感器的检测水平,主要表现在较大的谱宽和较弱的富集能力限制了待测吸附物的检测下限。本研究主要工作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传感特性更优秀的纳米结构光
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大柔性、可缠绕操作等特点,在新场景和新应用方面潜力很大,同时也在运动规划和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围绕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运动规划与振动控制,开展了如下研究:研究了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冗余解,针对柔性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中心柔性结构,在运动中会产生变形的特点,提出了最小化曲率向量无穷范数解来优化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心结构受力。该冗余解将末端的运动和各自由
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接入需求对现有的网络设施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的网络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随着硬件技术和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在作为网络使用者的同时,具备成为网络提供者的条件。本文将研究利用用户设备资源提供网络接入策略的问题。具体来说,根据用户网络接入需求特点,本文分别从一般网络类接入需求和视频类接入需求的角度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策略设计中,本文充分考虑用户分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