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系型融资是一种起源于西方资本市场的先进金融工具,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硬性约束条件如财务指标为投资依据的保持距离型融资,在面对硬件不足但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时无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满足其资金需求。此时,与之对应的关系型融资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来说,与投资者长期合作形成的关系帮助他们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授信额度;对于渴求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为其提供关系型融资更是雪中送炭之举,因此关系型融资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及运用价值。但是由于关系型融资本身具有信息垄断及预算软约束的特性,这对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分析探索了关系投资者如何通过介入公司治理来应对这一威胁。具体来说,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了关系型融资作用于公司治理的理论动态及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关系型融资定义为:“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租金,以长期交易、重复博弈中形成专用信息为基础,并依此提供资金的一种融资行为”,并总结出关系型融资的主要特征。在论文主体部分,首先详细梳理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然后围绕关系型融资长期性、关注“软”信息、信息专用和信息租金以及预算软约束等特征,结合公司治理机制具体设计关系投资者介入受资企业的决策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并购治理机制,最终通过关系投资者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论证了上述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