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习惯将教学重点放在文言文本体知识的认识与考察上,包括解释文言文字词、辨别词类活用、翻译句子、选择正确的主题思想等等,相对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散播。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推行,文言文篇目增多,文化意义更为深厚,加上社会与国家对文化极度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教师所面临的学生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着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因而从文化心理的视域去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传承显得十分关键。本论研究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文化心理和文化传承两个核心概念,同时概述了教学依据与教学价值。第三部分分析了统编版初中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合,集中梳理了文言文选文蕴含的三个文化维度:人与自然,即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态度;自我修身,即个人精神品格的冶炼;家国情怀,即个人对小家和大家的认同。其中人与自然包括热爱自然、和谐共生,自我修身包括重德、求智与尚和,家国情怀包括善事父母、心怀天下。第四部分讨论了文化心理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传承现状和问题。一方面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文化心理分析不清,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文化心理认识不足,教学评价对学生文化心理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在于学生受权威思维影响对文化传承的意识薄弱,受畏惧心理影响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第五部分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策略建议:第一,文化观照策略,即关注文言文教学文化性:基于文化动态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基于传统“学”文化选择教学方法,基于维持文化生态优化教学评价。第二,心理观照策略,即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协调强弱关系,培养情感共鸣中的个性。第三,自我提升策略,教师要教文言文“必先利其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心理学功底。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文化心理视域下更好地发挥初中文言文教学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