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探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67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11-15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旨在通过分析继承和婚姻、政治地位、法律权利和服饰(标明社会地位的物化了的精神必需品)的演变来探讨这个特殊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趋势。  正文从四个章节来论述11-15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概述11-12世纪英国的社会,为这一时期英国贵族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提供历史背景。诺曼征服之后,建立起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中世纪的政治是贵族的政治;教会被完全纳入封建化的轨道,成为英国最大的封建主之一,更多地参与封建国家政务,对英国社会发挥着特有的影响;经济发生变革,出现货币地租,商业和城市复苏发展。  第二章,通过对婚姻和继承、政治地位、法律权利和罗马式时期的服装款式和装扮的论述,分析11-12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概况。在男子优先继承的条件下,女儿继承土地的现象并不普遍。子女的婚姻仍处于家庭权威的严密监控中,也无法逃脱封建主的安排。妇女不能享有任何合法的公共权利,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不可能享有等同男子的权利。罗马式时代的服饰厚重而封闭,外形僵硬,不显露形体,从头上垂下的面纱几乎把全身掩盖起来。妇女的服装几乎都在学习男人的穿衣风格和样式,直到罗马式后期,才开始出现收紧腰身,突出体型和曲线的女装,这是服饰显示性别的前兆。  第三章,概述13-15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发展变革。货币地租最终占据领导地位,农奴制瓦解,新兴市民成为社会贵权集团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各阶层的交汇融合,等级差距在缩小,英国封建等级君主制的特征也在淡化。教皇权威在13世纪超越俗权达到极盛,但14世纪迅速走向衰落。随着教会势力的衰微和思想禁锢的松动,人文主义和人文意识被朦胧地提上发展的议程。  第四章,分析13-15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的发展变化。限定继承制下,妇女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继承人。寡妇继承亡夫财产的1/3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妇女的一些权利得到改善,寡妇享有全部的法律自主权。14世纪,妇女服饰走向大胆裸露肉体的方向,出现了外衣“科塔尔迪”(cote hardi),男女服装的外观造型开始有了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宗教色彩逐渐从服装上退位,人性复归的潮流初见端倪。
其他文献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殖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却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来目的,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因素。本文以近代日本在“关东州”的殖民奴化教
服饰习俗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民国时期的服饰习俗除了具有历代社会风俗习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民国政府统治区域里,服饰习俗在民国时期和20
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宗法专制社会所孕育出来的一种以治家和教子为基本内容的文化现象,它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日益成熟的阶段,产生并流传下来了许多著名的家训文献.为了充分
就世界华人政治史而言,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文试图从华人追求平等与民主的角度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进行新的诠释。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