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平最主要的体现是教育公平。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能否实现。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关注度的提高,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资源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解决好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桓台县在2014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考核,教师资源配置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并提出了“三配”原则优化教师队伍。然而,教师资源配置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县域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配置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结构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桓台县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是实现县域农村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由之路。 本研究选择桓台县作为研究个案,沿着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思路,将论文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对策五个主要部分,结合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中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出发指出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突出选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部分是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阐释。在厘清教师资源配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教师的特点,提出教师资源配置应遵循的原则,为研究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是分析桓台县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教师数量、学历、职称以及结构等现状,从对现状的描述中找出桓台县农村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如城乡数量分配不合理、农村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农村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低于城市、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 第四部分是桓台县农村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二元经济结构、“重点学校”政策、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教师价值观念和工作条件等,不仅影响新教师任教地区的选择而且影响老教师的流动。 第五部分主要是促进农村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依据教师资源配置的三个原则分别从打破地区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农村补偿政策,吸引优秀师资;完善教师管理,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尝试提出促进农村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策略。 农村教育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农村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农村教师资源配置合理化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长期系统的工作,因此,应该统筹规划、理性分析,缩小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差距,实现农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