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可控合成二氧化硅微纳结构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特殊形貌、尺寸和层次的微纳米结构材料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尺寸的微纳米结构材料,研究这些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是微纳结构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以硅酸钠(SS)为硅源,以SS/CTAB/H2O体系作为介质,用乙酸乙酯(EA)调控硅酸盐的水解与缩聚,使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和硅酸盐物种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相结合,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前驱体进行自组装,合成了多种具有不同形貌与结构的SiO2微纳结构材料,并用XRD、SEM、TEM、N2吸附与解吸等仪器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具有微纳结构的珊瑚状SiO2的形成是由反应体系中SiO2晶核决定的,SiO2晶核形成后,生长成为球形SiO2,然后SiO2微球相互连接、缩聚成纤维状,进而形成二维平面结构,最后形成三维珊瑚状SiO2微纳结构。三维珊瑚状SiO2在乙醇中陈化时,为降低其表面能,收缩形成具有开放、大孔结构的笼状Si02,改变反应体系条件可以调控笼状SiO2的形貌与结构,其中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比例、溶剂蒸发时间及在乙醇中陈化时间对笼状SiO2的形貌与结构影响较大。在改变反应体系条件时,在本反应体系中还可以合成出与笼状SiO2具有相似结构的多孔SiO2纳米管,外观上多孔SiO2纳米管与笼状SiO2结构相似,从而表明:多孔SiO2纳米管的形成同样经历了SiO2晶核形成、生长、成球、最后连接成纤维状SiO2的过程,其机理与笼状SiO2形成机理类似。有趣的是,在改变反应体系的条件时,还可以得到具有长程有序、孔径均一的孔道结构的手性SiO2纳米管,这一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手性表明活性剂的条件下,制备出手性纳米管。总之,本论文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合成出具有多种形貌的微纳结构二氧化硅,这些材料在催化、手性催化、药物输送、物质分离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环氧化合物,尤其是手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在有机合成上具有重要意义,Jacobsen小组设计出的Salen Mn(Ⅲ)催化剂常用于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而由于均相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家族体系中的两种重要的碳质新材料,利用其作为修饰电极复合材料的载体,在电化学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Au、Ag、Pt、Pd等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区别于
在实现功能型化合物实用化的历程中,膜的制备起着重要作用。自组装超薄膜由于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制备相对容易等特点,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制备超薄膜的主要方法有Langmuir-Blodgett、自组装、旋涂、真空蒸镀等。其中作为薄膜器件原型的LB膜在膜制备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貌性质以及特异的分子识别能力,而且具有天然的纳米尺度。以DNA为基础的纳米结
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生物可利用性及其毒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与热力学稳定的元素形态相比,元素易变形态在自然水环境的界面交换过程中容易发生离解,有增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