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山铀矿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坪上(6213)矿床产于桃山复式岩体内的中部偏南。桃山岩体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大王山—于山复式隆起中。桃山岩体为一多期多阶段性的复式岩体。研究区位于桃山断裂带上盘,矿床内出露的主要为燕山早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构造发育,热液蚀变发育,主要有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等。本文运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拉曼等方法,对坪上铀矿床所采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和实验数据分析,查明坪上铀矿床的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云母、黄铁矿等,且蚀变矿物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区内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钛铀矿和铀石,主要有三种赋存状态。沥青铀矿主要呈细脉状,生长于其他脉石矿物如(绿泥石、金红石等)裂隙或其边缘。铀石多呈纤维状与金红石、绿泥石和磷灰石等共生。钛铀矿主要呈胶状,多为独立矿物,常见与金红石共生。坪上矿床的矿体集中分布在断裂发育地段,在矿体中一般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北北东组和其他构造一般不含矿。但是,在与北东东组构成复合部位,常构成矿化富集地带。因此,断裂构造控矿,是本矿床最主要的矿化特征。矿化在空间上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有一定的关系。蚀变岩性和构造的复合因素,形成了矿体富集地带。坪上矿床的蚀变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不仅影响铀元素的活化、迁移,还对最后铀成矿的元素沉淀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绿泥石的研究可知,绿泥石对铀矿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不仅提供了铀源,而且提供了成矿条件和成矿环境。绿泥石形成温度为209°,矿床形成环境属于还原环境,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