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中国的能源消耗速度逐步放缓。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和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即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治污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是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理清金融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风向、气流、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存在,使得周围省份的碳排放会对本省的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可更加准确的理解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发达程度、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区域间金融发展和碳排放呈现不同的特点。探究地区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的影响,有利于更好的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和各有侧重的治污措施。为此,本文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在分析现有金融发展量化指标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构建包括金融规模、结构、效率在内的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其次,利用煤炭、原油、天然气、水泥等10种能源对30个省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指数对碳排放的空间特征进行检验。再次,在对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探究了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验证了两者间的影响机理,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显示,我国省域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各省环境质量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正相关性,前期环保政策的实施,将会助于后期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国家层面上,金融发展显著促进碳排放的产生,即就金融发展规模效应在促进碳排放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大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带来的碳减排作用;在区域层面上,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次之,西部则并不显著,造成西部异与东、中部地区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的路径依赖性;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能显著降低碳排放的产生,而能源消耗则会促进碳排放的产生,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仍是未来实现碳排放目标需要努力的方向。为此,本文从建立差异化的环境区域政策、利用金融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优势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食品工业是现代的朝阳工业,食品添加剂的出现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现代食品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能代表国家食品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
"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能够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扩张,过去针对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研究没有证明该假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者们使用了错误的财政分权测量指标。本文采用省以下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各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其野生动物的数量猛增,与人的冲突日显突出,肇事危害频繁,损失严重。针对云南野生动物
<正>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绝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长期以来,其血清浓度的升高常作为肝胆疾病及溶血的临床标志之一。但近来的研究成
会议
作为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学习已成为新时代教师职业的必然之需。新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都对教师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
为减小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气动阻力,提出一种基于边界层控制的减阻技术。以CRH3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车体表面加设球窝非光滑表面来控制边界层的湍流特性,实现列车
人工湿地甲烷(CH4)排放对于全球大气中甲烷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是甲烷自然排放的主要来源。在人工湿地中,甲烷首先由基质中的产甲烷菌厌氧条件下产生甲烷,经甲烷氧化菌的
本论文主要从形态学、句法学、语境的角度考察相对自动词「见つかる」的被动意义,并把前面出现的格助词、句子特征以及「见つかる」这个词语当中所蕴含的语义、语法特异性也纳
以我国制造业自营物流为背景,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管理会计预测与决策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对制造业物流设备的折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利用效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