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微球材料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分子微球的形貌可控操作的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课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形貌的高分子微球被人们制备出来,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高尔夫状和碗状结构的各向异性微球。然而,与合成普通的聚合物微球相比,制备高尔夫状和碗状聚合物微球的难度较大。对于聚合物微球来说,为了维持界面自由能最低,最终导致微球极易变成规则的球形。另外,高尔夫状和碗状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等特点而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因此,对高尔夫状和碗状聚合物微球的形貌控制研究,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方面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非溶剂/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形貌可控的高尔夫状和碗状微球为目标,以界面化学理论为基础,不同溶蚀条件对高尔夫状和碗状微球形貌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得出碗状微球的形成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出P(St-co-MMA-co-MAA)(St/MMA=7/3(w/w),MAA=5%w)模板微球和P(St-co-MMA-co-MAA)(St/MMA=5/5(w/w),MAA=5%w)模板微球,通过测定乳液的固含量推算出聚合反应的转化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得出微球的形貌和粒径。实验结果表明:PS(7/3)和PS(5/5)的转化率分别为88.56%和90.45%,TEM表明微球的单分散性很好,粒径分别为350nm和400nm。2以P(St-co-MMA-co-MAA)(St/MMA=7/3(w/w),MAA=5%w)微球为模板,以正丁醇/水作为分散介质,正庚烷为良溶剂,采用溶剂/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出高尔夫状多孔聚合物微球,详细考察了分散介质种类(乙醇/水、正丁醇/水、环己醇/水)与用量、良溶剂的用量、分散方法(超声、磁力搅拌)对高尔夫状多孔微球形貌的影响,并考察了微球的溶蚀随时间的变化,并且对溶蚀成分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散介质选用正丁醇/水时,并且体积比为5mL/15mL,正庚烷用量为2mL时,温度在60℃,反应时间为30分钟时,能够溶蚀出较完美的高尔夫状多孔形貌;采用超声和磁力搅拌不同的分散方法可以实现碗状和高尔夫状间的形貌转变;含有MAA和St的共聚物比St和MMA的共聚物更易被溶蚀。3以P(St-co-MMA-co-MAA)(St/MMA=5/5(w/w),MAA=5%w)微球为模板,以环己醇/水作为分散介质,正庚烷为良溶剂制备出碗状中空的聚合物微球,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分散介质种类(乙醇/水、正丁醇/水、环己醇/水)与用量、良溶剂的用量、分散方法(超声、磁力搅拌)对碗状微球形貌的影响,并考察了微球的溶蚀随时间的变化,并对溶蚀成分做了分析,并对碗状微球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散介质选用环己醇/水时,体积比为5mL/15mL,正庚烷用量为2mL时,温度在60℃,反应时间为30分钟时,能够溶蚀出较完美的碗状形貌;采用超声和磁力搅拌不同的分散方法可以实现碗状和高尔夫状间的形貌转变;通过对微球溶蚀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表明:当反应刚开始时,微球表面形成凹陷即溶剂非溶剂从微球表面逐步渗透溶蚀,随着微球逐渐被溶胀,非溶剂随溶剂打开的通道进入到微球内部,在微球内部相互作用形成相分离,最后用乙醇清洗离心分离,碗状结构得以保存。4.对ITO刻蚀废液中硝酸的还原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和过氧化氢可以对其还原。其中用过氧化氢做还原剂生成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本文中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