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英语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四大目标,这无疑对英语这一学科作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形成以交际互动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多元思维的能力。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反馈语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改善师生互动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教师对课堂反馈语的认识不够到位,有时因急于赶课程进度造成课堂反馈语的评价化和单一化,且存在着教师垄断课堂话语、师生间缺乏话语互动的现象。这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参与低下、话语输出量少,更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变教师当前的课堂反馈语,提出科学合理的课堂反馈策略成为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社会文化理论关注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认为话语互动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是辩证相连的。因此笔者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对国内外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内涵、形式与功能、改进对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梳理,结合理论基础提出了五条适用于当今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初步干预策略。为了验证策略的可行性,笔者选取了浙江省宁波市L中学初一(9)班的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级深入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行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框架等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数据,总结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有效策略,由此展现了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结果显示,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实验班级的课堂话语环境明显改善,学生的话轮明显延长,教师的诱发式话轮移交次数增多,教师的支架式反馈有所增加且反馈更聚焦于话语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基于研究,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改进对策有如下四条:尊重学生不同声音,创设平等的课堂话语环境;聚焦内容反馈,关注学生话语意义;反馈语以问题为支架,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采用动态反馈,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笔者尝试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探索出一条教师课堂反馈语的新路径,希望能为一线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反馈时提供些许启示。本研究仍有许多不足,希望能在日后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