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份新麦草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麦草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性,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强,是一种可用于改良退化草地的优质牧草,也是可用于挖掘抗性基因的重要种质材料。本研究以从国内外收集到的40份新麦草材料为对象,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质资源评价供试材料整体发芽率较低,其中国外材料种子发芽率比国内材料种子发芽率低,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建植第二年新麦草植株冠幅、基丛径、自然高度、绝对高度增长均较建植第一年明显,相同时间,不同材料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建植后第二年长势强于第一年;植株分蘖数建植第二年生长好于建植第一年;供试材料自然高度和绝对高度存在较高相关性,分蘖数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小。来自俄罗斯、前苏联、美国的材料生物学特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适合作为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原始材料。多数种质材料越冬率均大于80%;供试材料生育天数96~106d,生长速度平均1.8cm/d~2.28cm/d,生殖枝数4-114枝,小穗长度平均12~14cm,每穗小穗数83~160个。(2)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8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15个多态性位点,不同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在3~15之间。观察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00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43。居群遗传分化系数为0.2942,遗传分化有70.58%存在干居群内,新麦草居群遗传分化种内大于种间。平均遗传一致度和平均香农指数分别为0.9114、0.3736。基于Nei遗传距离,8个新麦草居群被分为三组,第一组爱沙尼亚居群,第二组加拿大居群,第三组为蒙古、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中国居群。
其他文献
鸟类是自然界中色素表型最为丰富的群体,其色素表型的多样性不仅受到外源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还与在体内由酪氨酸合成的黑色素有关。鸟类黑色素类型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羽毛颜色,褐黑
中华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较好,多年来其养殖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由于人工养殖越来越普及,集约化程度越来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