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目前稠油掺稀油降粘及超稠油电加热降粘等技术所存在的能耗较高的现状,开展了掺活性水(即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替代井筒电加热工艺技术研究.该项目研究的关键是:(1)适合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稠油掺稀油降粘及超稠油电加热降粘等技术所存在的能耗较高的现状,开展了掺活性水(即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替代井筒电加热工艺技术研究.该项目研究的关键是:(1)适合于辽河油田特油杜32块超稠油的具有化学降粘功效的高效表面活性剂配方的研制;(2)以对后段破乳脱水无不良影响(即与破乳剂相配伍)和管道流动中无异常变化为两大考察指标,优选最理想的配方为优化配方.(3)几种主要因素对超稠油乳化及破乳脱水性能影响规律;(4)矿场试验掺药参数的控制及污水回掺工艺技术的实现.鉴此,首先开展了室内基本配方实验研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得到了目标活性剂主剂配方.在此基础上选择四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按照不同的比例与主剂进行复配并加以评价.优选出主剂与辅剂的最佳配比为最优配方.在室内最佳配方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管道流动模拟实验研究.分别对比评价了超稠油、超稠油掺稀油及超稠油掺活性水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流动特性变化规律.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掺活性水降粘技术在流动阻力、粘度等方面都大幅度降低,尤其超稠油降粘率达到99.99﹪,优于掺稀油降粘效果,完全满足现场试验的要求.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在特油杜32块采油四区十号中心平台开展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技术试验.一年多的试验结果表明:掺活性水降粘技术成功取代电加热降粘技术的同时,抽油机电流、井口产出液温度等参数都不同程度下降,维持正常生产的同时,延长生产周期10-15天.同时,采用污水回掺工艺流程,中心站自然沉降脱出污水水质满足回掺要求(污水含油:300-800ppm;污水含机杂:5000-8000ppm),既达到了污水循环往复使用的目的,又节约了清水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经济核算数据表明:采用掺活性水降粘技术后吨油采出成本平均下降17.11元/吨油(包含地面设备投资5.14元/吨油),全面推广后每年将节约能耗2,224.3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根据泌尿系结石周期性沉淀的特点,采用U型管双扩散实验方法,在硅酸钠凝胶体系中研究了羧酸类防石药物及磷酸盐对草酸钙(CaOxa)的抑制作用,探讨了这些药物的抑制机理。 1.在五种不同介质(水、氯化钠、合成尿、正常人尿液和尿石患者尿液)的凝胶体系中,没有K_3cit存在时,CaOxa晶体均以一水草酸钙(COM)为主要物相,但在氯化钠和合成尿的凝胶体系中同时出现了二水草酸钙(COD)和三水草酸钙(
随机共振的概念是在研究古气象冰川问题时提出的一种假设.随着在触发器电路实验中对随机共振现象的证实以及在激光实验系统中对随机共振现象的观测,随机共振研究日益引起不同
现代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推动,到目前为止人们所依赖的能源大部分仍来自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近年来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已日渐趋于枯竭。而且化石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通过燃烧实现的,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质的排放已经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清洁替代能源的开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优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光伏发
该文用等压法系统地测定了298.15 K时不饱和的混合稀土硝酸盐水溶液{HO+La(NO)+Pr(NO)}、{HO+La(NO)+Nd(NO)}、{HO+Pr(NO)+Nd(NO)}、{HO+La(NO)+Y(NO)}、{HO+Pr(NO)+Y(NO)}、
该文采用不含羟基的试剂为木材的液化试剂,如THF、DBE,而且以DBE为液化试剂制得的聚氨酯,不仅解决了当前涂料工业中溶剂的污染问题,而且制得的树脂各方面性能良好.具体内容包
三氟乙醇,是含氟精细化学品麻醉剂异氟烷、去氯氟烷,抗溃疡药兰索拉唑,抗心律失常药氟卡胺,中枢神经药氟替尔等的关键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烯醚,是合成维生素E、异植
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电化学还原RX固定CO2。CO2的固定是C1化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次使用纳米TiO2-Pt修饰电极作阴极,在有机介质中电化学还原RX固定CO2。研究分两步进行:(Ⅰ)铂微粒修饰纳米TiO2(Ti / nano-TiO2-Pt)复合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测试。运用电化学法研究电极的电催化活性。(Ⅱ)在铂微粒修饰纳米TiO2电极上电催化还
本文首次以5-(N,N-三乙氧基硅基丙酰胺)-1,10-邻菲罗啉[(phen)-N-(CONH(CH2)3Si(OCH2CH3)3)2](即phen-Si)为第一配体,分别以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2,2-联吡啶(Dipy)为第二配体,
含金属棒状液晶材料的研究大部分只涉及到d-d、二配位或四配位平面构型的金属,而大多数过渡金属为八面体配位构型,因此制备六配位金属配合物液晶是这一领域的必然趋势.该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