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国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典型化脓性脊柱炎病例已较少见,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困难。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变过程脊柱容易受侵犯进而发展成为布氏杆菌脊柱炎。结核病虽然常发生于呼吸系统,但骨关节结核并不罕见,脊柱为其最好发位置,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50%。早期脊柱炎症在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类似之处,然而三者的治疗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脊柱畸形与功能损害的概率。如今,病理学检测已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应用,MRI因其精确的显示、多维显像以及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是脊柱炎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为此,作者拟通过观察病理组织显微特点与MRI征象改变,探讨病理学及MRI在早期脊柱炎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通过观察脊柱炎症病理结果与MRI征象改变,探讨病理学及MRI在早期脊柱炎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化脓性脊柱炎、20例布氏杆菌脊柱炎、2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活检及MRI检查,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骨组织结构及活力,组织细胞及其主要成分;MRI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部位、信号改变及征象变化。比较分析3组患者病理及MRI检查结果的构成比,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结果下列结果中,化脓性脊柱炎组总体率最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椎间盘明显异常信号,椎体病变位置椎体前+后方,脓肿壁厚而不规则;下列结果中,布氏杆菌脊柱炎组总体率最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新生骨组织,类上皮样肉芽肿组织,椎体病变位置椎体前方,椎体形态无明显变化,椎旁软组织无明显异常信号,无骨内或椎旁脓肿形成,脓肿壁薄而不规则;下列结果中,脊柱结核组总体率最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死骨组织,朗格汉斯巨细胞,干酪样坏死,病变部位位于下胸椎,椎间盘无明显异常信号,椎体后方病变,病变椎体形态明显变化,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信号,骨内或椎旁脓肿形成,脓肿壁薄而光滑。结论通过对三种早期脊柱炎症的病理学及MRI征象描述及比较,提示病理学及MRI在早期脊柱炎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该鉴别思路对细菌培养阴性脊柱炎症患者的诊断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