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泄洪坝段上游坝面裂缝成因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理出发,研究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进而结合三峡大坝泄洪坝段上游坝面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研究,从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浇筑、气温变化和保温、结构及基础约束、仪埋观测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三峡大坝开裂的原因.同时,建立了实体模型,利用美国著名的非线性有限元"ANSIS"软件进行了演算,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阐述了三峡大坝裂缝的成因 ,揭示了裂缝的性质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的有效措施.三峡大坝泄洪坝段设三层孔道,其底孔和表孔为跨缝布置,结构复杂,孔口周边三面临空,气温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裂缝的主要成因是底孔跨缝板及闸门的底坎、门楣钢衬对坝体的约束,在变幅较大的寒潮冲击及其气温年变化作用下,加上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富裕度不大,以及对老混凝土保温认识不足,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因而产生了由表层向浅层发展的温度缝.基于以上研究,提炼出大坝混凝土应在蓄水前长期保温,设计时应避免产生结构约束、基岩开挖分段应与坝段分缝相适应等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确保大坝运行安全,提高大坝施工技术水平,节约工程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末,简要介绍了三峡泄洪坝段上游坝面裂缝处理和防护措施,值得其它类似工程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水电工程的投资决策一般涉及面比较广,它包容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产投经济关系的具体内容.困此,对水电工程投资决策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效
论文结合生产实际课题,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叶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方案,得出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的优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