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9年9月始,我国小学各年级语文课程都采用教育部编写的统编版教科书,而一本统编教科书难以弥补全国各地学生阅读差异的短板。基于该背景,校本阅读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已然成为一种需要。论文以上海T小学为研究田野,从调查学生当前的阅读现状入手,旨在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让学生高频率、多层次地阅读优秀作品,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同时,进行课程设计,探究美国阅读工作坊的本土化实施路径,在课程的不断实施和反思中确定阅读工作坊校本课程的内容及相应的课程框架体系。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并理清研究对象与重要概念,指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阅读工作坊进行具体阐释。第三部分从阅读素养与阅读心理过程、合作学习原理、多元智能理论三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该小学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主要阐述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旨在通过实地、针对性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需求等。第五部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流程、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三方面内容阐释校本阅读课程的方案。第六部分为该校本阅读方案的实施案例,根据所上的课例进行反思,总结开发经验。本研究对阅读工作坊的教学方案、教学流程、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并对设计中的影响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促进阅读工作坊教学的完善与发展。研究表明,以阅读工作坊为教学模式的阅读课程具有适应性、自主性和延续性的特点,且贴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本研究尝试了国际阅读教学模式,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我国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实践尚少,发展较不成熟。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为他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由于教室环境的原因,部分课堂合作时人数较多,导致学生合作效率受到影响,由于研究时间限制,未做进一步的补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