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见字如面》《朗读者》《信中国》等以经典文学、书信作品为主要内容,以朗读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的热播,电视朗读节目几乎成为了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传播是人类共享意义的仪式行为。在传统的舞台朗读中,表演者通过朗读与倾听者共享朗读作品的意义,为群体注入勇气资源,实现情感共鸣和社会认同。可以说,朗读本身就是一种仪式行为。电视朗读节目通过视听手段再现了传统的朗读仪式,并利用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新的仪式化创作,建构了一场新的媒介仪式。电视朗读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仪式空间,仪式主体和仪式客体。仪式空间是基础,是仪式表演和仪式互动发生的场所,具有主题化的特点;仪式主体是核心,信息的发起者和接受者都具有主体性,大家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仪式客体是内容,包括经典文学、名人信件和素人作品,具有人文化的特点。电视朗读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过程是:在仪式空间里,仪式主体按照仪式程式对仪式客体进行共享,发生仪式互动,最终完成媒介仪式建构。电视朗读节目的媒介仪式是在程式化的仪式运行和社会化的仪式互动这一动态过程中建构出来的。电视朗读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价值体现在信息、情感和社会三个层面,具体表现为:信息共享促进建立学习型社会,情感认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同构增强民族凝聚和自信。但是,当前电视朗读节目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仪式庄严被破坏,仪式建构同质化,仪式互动度不够等都制约了电视朗读节目媒介仪式的建构和价值实现。为使媒介仪式建构更加优化,电视朗读节目应当明确定位以保障仪式庄严性,加强创新以规避节目同质化,拓展渠道以促进仪式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