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节能与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应的排放法规要求亦逐步严格。《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五阶段)》中的污染控制装置耐久性试验(Ⅴ型)即是模拟机动车耐久使用劣化后排放效果的验证。论文首先从底盘测功机和排放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入手,耐久驾驶循环工况和排放测试工况是排放耐久试验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本文对其工况组成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引出自主品牌某车型在排放的某个阶段普遍出现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并通过数据对各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HC和CO两种污染物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内燃机在冷机启动阶段由于气缸壁冷激,加上试验初始阶段的低、小负荷运行工况的影响以及燃料比例过浓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燃烧不完全,最终产生了大量的排气污染物。匹配发动机智能起停系统、降低滚动阻力、引入单级双载催化器及优化贵金属分层设计及提高燃油品质的四条思路是本文提出的控制措施尝试。并详细介绍了影响底盘测功机系统力加载的滚动阻力曲线的选择方法。通过对四种污染物的10万公里及16万公里的劣化数据分析,在四阶段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获得面向五阶段的排放耐久模型。利用该分析结果,对正在开发的某车型16万公里的排放结果进行了预测,直接支持了企业车型开发决策。同时指出智能起停控制措施的引入和滚动阻力优化是减少排放的两个有效途径。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引入起停技术,可以获得18%~29%的污染物排放下降量;优化滚动阻力,可以获得6%~22%的污染物排放下降量。在节约试验成本、缩短验证时间周期的同时能有效地指导车型开发及试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