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交互过程中的作用,成为全球LUCC研究的热点。目前LUCC的研究重点已发生了“从全球到区域”的转变,通过大量不同尺度、不同区域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LUCC的动力学原因。浙江沿海地区同时具有地理一致性和社会经济一致性特征,在海岸带区域有着极强的代表性。以浙江沿海地区为例,本文研究了1990年至2010年间其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推演出自然地理要素对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影响程度,同时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原因。本文采用了多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对重新认识浙江沿海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因子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浙江沿海地区1990-2010年间土地覆盖变化。发现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和水田的“一增一减”。作为沿海地区特殊类型的滩涂逐年减少。(2)研究了浙江沿海二十年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的动态特征。研究表明,土地覆盖动态度上升,变化最快的是杭州区,最慢的是嘉兴区;土地开发程度处于发展时期,土地开发程度最高的是嘉兴区,程度变化最大的是杭州区;从土地覆盖结构看,该地区2000年土地覆盖无序性最高,结构性最差,此后有序性与结构性逐渐增加,单一土地覆盖类型越来越突出;从土地覆盖重心看,城镇用地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与之对应的水田向西北方向迁移,滩涂向东南方向迁移;土地覆盖转移矩阵表明主要的转移类别为水田和城镇用地,且不同时期前四种转移情况是相同的,为水田到城镇用地、旱地到城镇用地、水田到早地以及早地到水田。(3)分析了自然地理因素对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坡度影响较大的类别有滩涂、城镇用地、水域、水田;受城市影响辐射度较大的类别有滩涂、城镇用地、水田;受交通便捷性影响较大的类别有城镇用地、水田、旱地。(4)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与包括经济、人口、技术等在内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及其中的典型变量。研究表明主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为第一产业、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农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