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演化与矿压活动规律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近期西部大批开采弱胶结地层煤炭资源矿井陆续建成投产,弱胶结地层天然的禀赋条件决定了其物理力学性能与中东部岩层有明显的差异,开采实践表明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与中东部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也有一定的差异。因对弱胶结地层性能和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认识不清,导致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时常发生大面积冒顶、台阶下沉、溃水溃沙、支架压死等事故。因此,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三带分布、支架选型等矿压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红庆河煤矿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弱胶结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与中东部岩石的差异性,统计了弱胶结煤系地层地域分布;分析了弱胶结岩石受开采扰动在采空区破碎、冒落、充填、崩解、压实、固结的变形规律;构建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演化模型,揭示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分布特征及其与裂隙带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了围岩-支架之间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弱胶结岩石具有强度低、胶结性差、遇水泥化、易崩解等特性,我国新疆、神东、蒙东、宁东、陕北等煤矿区具有弱胶结地层开采条件,基于弱胶结岩石的力学参数、物理参数、成岩年代等因素,对西部典型矿区弱胶结岩石进行了变异性评价。(2)针对弱胶结岩石与中东部岩石碎胀性、崩解性的差异,通过碎胀实验和崩解实验,研究了弱胶结岩石的初始碎胀性、残余碎胀性特征及其耐崩解特征,揭示了弱胶结岩石强碎胀、易崩解的特性。(3)针对西部弱胶结岩石物理力学性能与中东部岩石的差异性,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开采扰动作用下弱胶结岩石变形、破坏、冒落、崩解、压实、固结等特征,分析了弱胶结岩石破碎-冒落-充填-崩解-再破碎-压实-固结的变形规律,揭示了弱胶结地层冒落充填体的变形演化机理。(4)以红庆河煤矿3-1煤首采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研究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应力场分布规律,获得了覆岩由下至上层层递进的冒落特征,揭示了覆岩裂隙萌生-发展-贯通的岩层破坏机理。(5)根据弱胶结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充填体变形机制,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变形、运动规律,建立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模型,研究了三类顶板结构下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分布特征,获得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分布规律,揭示了冒落带与裂隙带协同演化机制。(6)根据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三带"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分析了支架-围岩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给出了弱胶结地层大采高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现场实测数据初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论文初步探索了弱胶结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演化规律及三带分布规律,但受西部矿区地域辽阔及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下一步还需要针对一个矿区内弱胶结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大量的现场矿压观测,进一步揭示西部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调,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倾向。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急剧膨胀,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社会矛盾加剧等
报纸
尽管唱衰微博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恐怕没有谁能否认,微博依旧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创造者。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社交平台上,数以亿计的网友在无意之中制造流行语,很快又将流行语
报纸
文章针对某螺杆泵及其管路在运行时存在异常振动的现象,采用轴承冲击脉冲法和频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振动监测,在结合螺杆泵及其管路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其振动较大的故障原因
<正>FW 189雪地型战术侦察机/炮兵校射机座舱视野极好,容易操作,结构结实。虽然飞行速度较慢,但在前线上空飞行时会有战斗机严密保护。在东线作战时,前线的苏联红军只要看到F
介绍了ZigBee技术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分析了该技术的特征和优点,给出了协议栈模型,重点分析了物理层和MAC层的关键技术,提出了ZigBee技术的应用准则,并举例说明了该技术的五
<正>Fw-200是世界上首款现代远程飞机。其最初的设想始于汉莎航空1937年提出的远程商务飞机概念。1938年8月10日,该机进行了首次从德国柏林坦佩尔霍夫机场至美国纽约弗洛伊德
随着系统资源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展,计算机领域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重大问题。虚拟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虚拟机监控器(VMM)是实施虚拟
近年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为丰富和完善聚电解质和聚合物刷理论提供了理想的模型体系,为胶体及胶体稳定性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死因。寻找有效抗AS的策略对于降低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