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天山西段早古生代岩浆-构造时空演化不对称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天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古生代经历了南北两侧古天山洋和南天山洋的洋陆俯冲、陆陆碰撞过程,相应的发育有大量岩浆岩。部分学者注意这些岩浆岩的构造-演化存在不对称的演化模式,但整体上究竟存在怎样的不对称模式,仍未有明确的认识。本文立足于中天山西段,选取典型地区(矿点)为研究对象,并在收集区域上早古生代岩浆岩年代学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岩浆-构造时空演化不对称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古天山洋早在寒武纪时期就已打开,夏特南出露515Ma的辉长闪长岩,A/CNK值为0.991.05,稀土元素配分图曲线整体平整,亏损Th、Nb、Nd、Zr等元素,富集Ba、U等元素,具有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产出于洋中脊背景下,可能代表了古天山洋在早寒武世的大洋残片。古天山洋早古生代南向俯冲于塔里木-中天山地块下,中天山北缘布合塔矿区出露有S型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分别为为434和445Ma,地球化学分析源岩可能为变杂砂岩;卡拉盖雷矿区出露S型钾长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为416和426Ma,地球化学分析源岩具有变质泥岩-变质砂岩特征。整体上代表了晚奥陶世-晚志留世晚期古天山洋消亡后碰撞造山阶段。南天山洋在早古生代中期开始北向俯冲于中天山-伊犁地块之下,敦德古勒构造岩片中产出450444Ma的糜棱岩化花岗质岩,具有俯冲环境的特征;卡拉盖雷矿区中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451437 Ma,具高K2O、高Al2O3及亚碱性特征,富集Ba、Th、U、亏损Ta、Nb、Sr等元素,具有陆缘弧性质,整体上代表了奥陶-中志留世南天山洋俯冲,在中天山形成了相关的陆缘弧地体。中天山西段早古生代整体表现出古天山洋的俯冲到闭合过程(515416Ma),南天山洋的北向俯冲(451443Ma)过程。对新疆中天山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天山早古生呈现不对称的岩浆-构造演化模式,具体表现为:古天山洋在早古生代由东向西进行剪刀式南向俯冲,在奥陶纪以相似的模式闭合造山;南天山洋在早古生代由西向东进行剪刀式北向俯冲作用。此种不对称的演化模式对本区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云南思茅盆地是典型的红层广布的沉积盆地,地层富水性差,却有较多泉水(包括温泉、咸泉、盐泉)出露,其中部分泉水具有较大流量(>10 L/s),个别矿化度较高(10 g/L)的泉水沉积钙华。本文对盆地内13个泉水19个水样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探讨泉水的补给来源以及热量和盐分来源,通过研究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和钙华沉积条件揭示地下水循环中的溶滤和沉淀作用,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不同类
多金属结壳是一种在海底成层生长的水成成因矿产资源,其生长过程记录了构造尺度的古海洋学环境演化史,同时古海洋环境的变迁也控制着其生长条件。本文以区域性适用的Co经验公式结合Os同位素地层学法为基础,参考构造特征、磷酸盐化期次和超微化石年代学等证据,得到了中、西太平洋结壳样品的区域年代框架。综合板块回路模型、板块运移几何法、视极漂移法和热点追踪法的结果,恢复了结壳所在海山的古经纬度,应用板块热沉降曲线
寒武系是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包含四个统(纽芬兰统,第二统,苗岭统和芙蓉统),对应着地球上重大的地质和生物事件。目前寒武纪缺乏高精度、高准确度的地质年代框架阻碍了对这些事件的理解。通过旋回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地层中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可以为地层序列建立一个连续的高精度时间标尺,还可以根据地层中确定的天文轨道参数周期反演地–月系统演化。本研究对寒武系江山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碓边B剖面和古丈阶
对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全球范围,自然灾害都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结合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信号以及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来为人们提供预警,以期减少自然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众多研究表明,除地震外其他大部分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可预测性,地震预报的研究大约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具挑战性同时也具有重要
金川岩浆铜镍(铂)硫化物矿床是世界上第三大铜镍(铂)硫化物矿床。金川矿床有着极其高的矿化率(47.8%的岩体体积由矿体组成)和小体积(面积仅为1.34km2),所以其矿床成因一直得到地质学家的关注。目前为止,金川矿床成因模型主要有二种,分别是(1)岩浆通道堆积模型;(2)深部熔离—贯入模型。但是金川铜镍(铂)硫化物矿床的浸染状矿石,网状矿石和块状矿石矿体之间,矿体和围岩的界线都十分截然,局部具有明
东天山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与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北部为准噶尔板块,南部为塔里木板块。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石油、煤、铀、铁、铜、镍、金等成矿远景区和矿业基地。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该区地表由戈壁沙漠等覆盖造成了与找矿相关的信息弱化。以成秋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将数学地质方法中的非线性理论引入到矿产资源勘查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直接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区地质、遥感、地球化
随着储能器件向着高性能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采用的陶瓷材料由于密度大、脆性大、难于加工成型、烧结温度高、击穿场强小等缺点难以满足储能器件发展的需要。因此,采用导电颗粒改性聚合物制备高能量密度电介质材料成为目前研究较多的高能量密度材料之一。膨胀石墨作为一种新型的软质矿物材料,既具有天然石墨的高导电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自润滑性等优异性能。又因其特殊的膨胀成型工艺和独特的微观组织结构,具备轻质、较大
现今板块构造运动学研究显示,斜向板块汇聚比正向汇聚更为普遍,然而地史时期的增生和碰撞造山带中可能保存的板块汇聚运动学特征并未得到普遍揭示。华北克拉通北缘与中亚造山带毗邻,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弧-陆碰撞和大洋板块俯冲-增生作用过程。尽管前人提出了一系列模型来解释沿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古生代增生演化过程,但对可能记录了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的各单元变形研究仍显薄弱,从而妨碍了相关板块汇聚作用运动学与动力学
长期以第三系油气勘探为主的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近10年开始向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延伸拓展,然而对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分布规律较低的认识程度,成为目前限制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描述、井下岩心及镜下观察、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地球物理测井解释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古生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
风化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行为的定量表征通常采用质量平衡计算和基于化学风化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计算两种方法。前者由于母岩受限而无法在我国区域化探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中应用。本文研究风化过程中金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定量表征。通过对胶东地区远离金矿影响的背景区分别发育在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的3个风化剖面研究,发现风化土壤中的金含量通常比其母岩中的含量高数倍甚至高达一个数量级以上,Al2O3/Ti风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