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乐论的伦理美学思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美学”是一个后现代美学概念。它是审美发生泛化并试图用美学来代替伦理学的一种尝试。作为对现代学科体系下伦理和审美的划分的反动,其目的在于取消伦理的限制,以实现主体的绝对自由。后现代状况之下,艺术成为一种普遍的指导原则,涵盖了包括伦理在内的诸多生活领域。“伦理美学”“旨在意指美学中那些‘本身’包含了伦理学因素的部分。”作为一个后现代概念,它和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理论表现出了不少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伦理美学”把艺术作为伦理的指导原则,而先秦儒家乐论则是把伦理作为艺术的审美原则。要探究先秦时期的音乐理论,尤其是儒家的艺术观念,我们必须由时代的大背景说起。春秋战国时代,王道衰微,诸侯争霸,社会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周“礼”,丧失了其合法性与权威性,遭遇到了形式化的危机。人们以有“礼”为荣,但是已经缺失了“礼”的内在本质。原先作为低级贵族的士人,成为文化和思想的主体。他们以知识分子的敏感,以社会秩序的重建为使命。孔子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其最大贡献在于把人们的视域由“天道”转移到“人道”本身,并把社会秩序的重建视为伦理秩序的建构,为之后中国伦理本位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根基。他为“礼”重新找到了价值性根源——“仁”。“仁”是一种基于血亲之爱的伦理性情感,乃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儒家的伦理意识具有情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需要个体在对他人的伦理关系中践行伦理规定,并完成人的本质,实现一种艺术化的人生。他们以伦理社会秩序的建构为最高目标,采用唯伦理性思维方式,赋予艺术以伦理的内涵,把伦理作为艺术的指导原则,并以艺术的社会伦理效果作为艺术的评判标准。儒家诸子高倡“雅乐”艺术观念,把伦理作为艺术的本质,来为其伦理新秩序的建构服务。他们从音乐的产生根源、本质规定、审美理想、功能效用方面详细阐发了儒家艺术的伦理美学思想。当时音乐艺术本身实现了独立化地发展,不再服务于伦理政治秩序,而由宗庙祭祀走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表现普通人的自然性情。但是当时俗乐表现出了娱乐化、官能化的审美倾向,破坏了周“礼”的同时,膨胀了人的欲望。有鉴于此,儒家提倡一种“雅乐”艺术,坚决反对俗乐的感官趣味层,并努力使之升华,超越感官审美,以服务于伦理秩序的重建。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延边地区公路交通网络结构的分析和对客货流的分析,明确延边地区城镇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公路是延边地区各城镇发展的重要交通手段。虽然城镇网络的形成和发
教学风格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了个人的教学态度、知识水平、课堂组织能力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高中的外语教学在中国基础教育系统中占据着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方案
目的:在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情发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演变特征基础上,明确阳虚在其病情转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初步探索DR与阳虚病机的代谢组学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规划是很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单纯地规划风景园林,还能体现出生态和谐的美好及对美的一种享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时,在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