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经从单纯的弥补财政赤字转变为多用途调节、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自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和累积规模的急剧扩张。为了避免过重的债务负担成为财政拖累,国债的发行成本必须尽可能地降低。但是,由于我国国债市场的不完善,国债发行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对国债成本管理研究的缺乏使得国债的发行成本偏高。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国债问题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对国债发行成本这一突出问题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只是在研究其他问题的同时涉及到发行成本的某些方面,但是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本文选择以国债发行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合理安排国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品种结构以及持有者结构等,科学的选择发行技术,来达到优化国债发行成本的目的。
第一部分是国债发行成本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债发行成本的基本含义及组成,然后从其组成部分入手分析影响国债发行成本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国债的发行成本主要包括利息和发行费用,其中发行费用包括发行手续费、兑付手续费、印制费、推销费和兑付费。利息费用支出主要涉及到期限、利率及品种结构,国债发行费用的大小与国债的发行方式以及国债持有者的结构有关。所以本章主要从国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品种结构、发行方式及持有者结构五个方面来分析其对国债发行成本的影响,为下面对我国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是我国国债发行成本的现状考察与问题分析。前一部分是国债发行成本的规范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国债发行成本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品种结构、发行方式及持有者结构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我国国债发行成本趋高的原因,为优化我国国债的发行成本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是优化我国国债发行成本的对策研究。基于前两部分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国债发行成本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合理调整国债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品种结构以及持有者结构等;2.改革国债发行体制,探索市场化发行方式;3.从建立全国统一的托管结算体系、发展国债场外交易市场、增加国债流通市场的网点等方面着手完善我国国债的二级市场;4.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这部分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