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与融合: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在“三农”领域先后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农村税费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农村养老保险、撤乡并镇、户籍改制试点等。上述经济、政治改革措施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推动我国农村进入到社会加速转型期。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央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作为中央决策层通过对城乡全局通盘考量而作出、依靠强制政权力量而实施的一种“政策嵌入”,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面临着政策环境和政策主体的“回应”和“反馈”,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异化变形的风险。事实上,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着严峻的“嵌入—融合”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对比和规范研究等方法的使用,着重从政策嵌入现状、政策融合困境、政策走向评价、政策改革创新等四个层面来对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改善我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智识参考和学理支撑。政策嵌入现状方面,本文认为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经历了萌芽试点——逐步推广——重大突破——全面推进等四个阶段,各阶段大学生村官政策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与当时经济政治大环境紧密相联,是时代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认为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以中央四份政策文件为核心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文本体系,以大学生村官、原村“两委”成员、乡镇党政和其他管理主体为核心的大学生村官政策静态主体以及“进口-管理-培养-出口”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动态内容;此外,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包括:适度缓解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初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及制度;加强我国党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融合困境方面,本文认为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文本设计有失周密,部分政策合法性受到质疑,主要指大学生村官职位设置及选聘程序、大学生村官直转公务员编制和大学生村官竞选村委会等方面存有合法性障碍;第二,政策执行过程问题严重,政策目标达成遭遇挑战,主要包括:选任政策有失科学,供需不对称现象突出;培训体制存有缺陷,培训模式有待优化;帮扶制度流于形式,思想工作亟待改善;激励措施短期片面,负面效应不可忽视;考核制度异化严重,公开透明有待加强;出口设置有待实践加强,政策稳定性尤须保持等;第三,政策主体相互利益博弈,政策实施面临异化变形,包括大学生村官、原村“两委”成员和乡镇党政等政策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模式;第四,多元政策衔接有待加强,政策负外部性开始显现,涵盖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其他农村基层项目、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成员及其他公平性质疑。政策走向评价方面,本文列举了我国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就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未来走向提出的基本观点,大致可以区分为“‘糟得很’:大学生村官政策没市场、成本高、问题多”和“‘好得很’:大学生村官政策前景广阔、战略意义重大”等两派观点。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大学生村官政策应既坚持稳定又改革创新。政策改革创新方面,本文认为,第一,基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文本架构)现状,应该将大学生村官角色设定为“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必须为中共正式党员,且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职务”,并做相应的权责调整;第二,从中央到县级政府在组织部门设立大学生村官工作处(委员会)等专门负责机构已显得十分必要。第三,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必要根据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施行法制化、公平化而又差等化、浮动化的激励模式;第四,从回应政策主体利益诉求、改善政策实施环境角度出发,应该逐步改善原村“两委”成员经济和政治待遇;第五,高校可以而且应该从多方面助力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第六,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在资金募集、创业培训、培养帮扶、出口对接等方面引入企业或社会团体组织的帮助,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做好政策规划,防范引入私部门力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第七,我国应该加强政策间协调和整合,打造政策合力,共同做好我国农村人才“高地”建设。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中国奇迹”引起了无数中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有人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入手企图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与内在因素,也有人从资源禀赋、比较优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将多糖与硒有机结合成的硒多糖,其化学结构是硒与单糖上两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