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组装的氧化还原响应光敏药物光化协同抗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天然小分子组装的超分子光敏剂已经成为肿瘤联合治疗的新型和有前景的策略。针对光动力治疗(PDT)中光敏剂的疏水性成为制约PDT发挥最佳肿瘤治疗效果的主要问题,且单一的PDT无法达到高效的抗肿瘤效果,活性天然小分子介导的超分子共组装光敏剂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光化联合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策略。同时,利用肿瘤微环境内高浓度谷胱甘肽的内源性特征,引入对其刺激响应的基团,实现药物在肿瘤处的选择性释放。本文,以熊果酸为母体,接枝3,3’二硫代二丙酸,引入二硫键,使其具有谷胱甘肽刺激响应性,与光敏剂共组装构建光化联合治疗纳米体系,研究其体外性能并评估其体内外治疗乳腺癌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熊果酸的C3号位羟基与3,3’二硫代二丙酸的一端羧基发生酯缩合反应合成了熊果酸衍生物(UAD),利用柱层析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证明UAD成功合成。根据观测纳米粒子形貌筛选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最终确认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在此方法基础上,优化出UAD与Ce6最佳摩尔比为4:1。对所制备的UAD-Ce6 NPs通过SEM、DLS表征,扫描电镜下可见形貌规则、分布均匀的球状纳米颗粒,测得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12±4.87 nm,表面电荷为-13.7±0.2 m V。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明UAD-Ce6 NPs的成功组装,并且改善了Ce6的水溶性,提高了光敏剂的生物利用度。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纳米粒子的载药量为6.2%。体外氧化还原响应药物释放实验表明UAD-Ce6 NPs对GSH具有出色的刺激响应药物释放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表明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高,具备作为一种生物医用药物的生理特性。通过体外抗肿瘤细胞实验表明Ce6在2μg/m L剂量下,UAD-Ce6 NPs对4T1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光毒性,肿瘤抑制率为87.05%,具有较强的活性氧生成能力。利用鼠源乳腺癌小鼠动物模型,进行UAD-Ce6 NPs体内联合抗肿瘤实验。通过动物荧光成像系统检测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发现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肿瘤处,且荧光信号与时间呈依赖性,在6 h时在肿瘤处达到最强,相比而言,Ce6的富集较缓慢,证明了纳米粒子的被动靶向性。通过14天的治疗,记录小鼠体重和肿瘤体积评估抗肿瘤效果,发现纳米粒子对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归功于纳米级颗粒和联合疗法的优越性。整个治疗期间,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并且小鼠血清生化测定值与正常健康小鼠没有显著差异,证明纳米颗粒是安全低毒的。因此,本研究以熊果酸为原料构建了其与Ce6共组装的具有谷胱甘肽刺激响应的纳米药物体系,实现化疗-光动力联合治疗法,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α-淀粉酶在早期评估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风险的应用价值,分析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双Mach-Zehnder(M-Z)光纤定位传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双M-Z光纤定位传感技术以其成本低,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长距离检测等优势,
本研究首先构建了翻译思辨认知机制模型,并以此模型为理论框架,针对行业译员培养中的思辨缺乏症现象,对本地20名在职译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翻译思辨能力培训实验研究。培训内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亲手制作出精美的手工制品,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纸材具有使用便捷、取材容易的
我国大蒜收获工作以人工为主,作业复杂、劳动强度大,且作业效率低,另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雇佣工人的成本也不断提高,使大蒜经济效益低下。但是人们对大蒜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蒜的种植也已显现规模化,为了提高生产力,大蒜收获机械化收获作业势在必行。本课题根据我国大蒜收获作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设计了一台能够集大蒜挖掘、夹持引拔、输送、果茎分离、抛秧、收集等功能与一体的轮式大蒜联合收获机,能够实现
光纤内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In-line fiber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In-line MZI)相对于传统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In-line MZI一般由普通光纤或特种光纤通过拉锥、烧球、错位熔接、侧面抛磨等微纳加工方式制作,然后利用光纤模间干涉实现对折射率、温度、应变等环境物理量的测量。本文设计
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公租房周边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核密度分析2012—2017年深圳公租房的空间布局特征,发现总体上呈现“南山前海–深圳北周边”双核集
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与译者受动性及其译者、读者、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文学》创刊号刊载的《新儿女英雄传》沙博理英译本为例进行探讨。在翻译受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