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血浆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  方法:本项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分型,根据CT及MRI报告记录出血量,分别测定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发病频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0-69岁,入院时按中医证型出血量由多到少排列为: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痰热内闭心窍型>风火上扰清窍型>气虚血血瘀型>痰湿蒙塞心神型>阴虚风动型。HICH术后第1天中医证型分布为痰湿蒙闭心神型最多,痰热内闭心窍型次之,阴虚风动型居末;HICH术后第7天中医证型分布为痰湿蒙闭心神型最多,气虚血瘀型次之,阴虚风动型和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居末;HICH术后第14天中医证型分布为气虚血瘀型最多,阴虚风动型次之,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居末。HICH术后第1天不同证型患者都出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HICH术后第7天血浆D-二聚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升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各中医证型D-二聚体均回落,但仍高于正常值,其中以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平均值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痰热内闭心窍型>风火上扰清窍型>气虚血血瘀型>痰湿蒙塞心神型>阴虚风动型。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证型的改变具有相关性,故通过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证型由实证向虚证的变化演变规律。  结论:(1)HICH术后患者各中医证型发生演变发现由实证向虚证演变特点。  (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中医证型变化相关。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充实和完善HICH中医的辨证理论。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饲养大鼠,灌胃给予具有熄风潜阳、化痰通络作用的葛根止痉汤,观察葛根止痉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脑脊液去甲肾上腺素、脑组织谷氨酸含量的影响,从而研究多
目的:观察慢性愤怒应激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脑老化大鼠行为学、氧化功能、神经内分泌(HPA轴)功能的影响,探讨慢性愤怒应激对大鼠脑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