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下研发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效用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成为很多经济体的主要课题。由于扩大研发投入被普遍视作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很多后发国家看到了通过这一途径追赶创新前沿国家的希望,以中国为例,2001年至201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规模翻了7倍,总量如今仅次于美国。但是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否应该保持如此高速的研发投入增长率?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研发投入的效率会受到创新体系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视角,分别建立并检验国家创新能力模型和研发投入效率模型,捕捉创新体系各要素对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效率的作用效果,并对中国的创新体系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甄别出薄弱环节,从而根据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创新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创新体系各要素不仅直接作用于创新能力还会对研发投入效率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创新体系很不完善,出现研发投入独强,其它环节薄弱的失衡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内涵,总结研发投入的类别及其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分别建立国家创新能力模型和研发投入效率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第四部分为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就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各要素进行横向比较,甄别中国创新体系内的薄弱环节;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剖析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特点,给予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94分税制改革后,土地出让收入(即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享有着“第二财政”之称。不可否认,土地的有偿使用能使土地价格更好的反映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供需关系
学位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日益开放的中国,汇率作为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学位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面对TPP的顺利签署和BIT的快速推进,外部的区域经济合作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此形势,我国立足周边,推动与他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加快构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