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一切资源和环境的重要载体,解决人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在承载力概念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将经济承载力概念界定为:一个地区,在其现有的人口、资源、生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组合可以承受的最优经济规模,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实际状况的匹配程度,并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承载力的研究指标,立足于相关理论,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对石家庄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经济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从生产力、生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资源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等五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对土地资源利用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各个因素,建立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根据指标体系,对包括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太原、郑州以及济南在内的七个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指出石家庄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相关经济发展理论,构建国内生产总值GDP测算模型,通过用1996—2012年间石家庄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土地资源相关指标数据作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并将2013年、2014年两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带入模型,得到测算值,与GDP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值比分别为-1.27%、-2.21%,一方面显示出模型误差较小,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预测值均小于实际值,说明石家庄市明确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限制,同时也说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对于石家庄经济承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