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网络技术、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能够为各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而我国多地区已探索运用信息科技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为养老用户提供更为广泛、高效且多样的服务。虽然,该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作为众多养老服务方式中的新形态,存在着服务监督漏洞、资源分散不均、产品和服务技术安全隐患、信息隐私泄露、信任度和接受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极大程度得降低了用户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意愿,从而影响养老群体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购买、使用和回购,同时也制约了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实现智慧养老服务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老年用户持续购买和使用,所以不仅要扩大老年用户使用范围,还要提高其持续使用意愿。
本文为分析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用实证研究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对智慧养老服务和服务持续使用模型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理论支撑。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整合了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技术接受度模型(TAM),并引入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感知风险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外部变量,构建基于持续使用视角的老年用户智慧养老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査获取了320份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模型信效度、结构模型路径关系、模型适配度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假设的路径关系与实际测量数据符合,即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在研究中,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正向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负向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意愿的假设得到证实。依据研究结果中正向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满意度,提高产品平台服务易用性两个方面提出智慧养老服务优化发展建议,依据研究结果中负向影响因素,从降低老年人顾虑的经济风险;防范网络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智慧养老制度体系和标准三面提出智慧养老服务优化发展建议。
本文为分析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用实证研究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对智慧养老服务和服务持续使用模型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理论支撑。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整合了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技术接受度模型(TAM),并引入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感知风险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外部变量,构建基于持续使用视角的老年用户智慧养老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査获取了320份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模型信效度、结构模型路径关系、模型适配度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假设的路径关系与实际测量数据符合,即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在研究中,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正向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负向影响老年用户持续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意愿的假设得到证实。依据研究结果中正向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满意度,提高产品平台服务易用性两个方面提出智慧养老服务优化发展建议,依据研究结果中负向影响因素,从降低老年人顾虑的经济风险;防范网络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智慧养老制度体系和标准三面提出智慧养老服务优化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