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围城》更是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同样这部作品的英译本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部作品包含了大量能体现汉语文化的特色的习语和谚语,与之相对应,英译本中也尽量保留了这些汉语表达方式以及汉语文化特征,体现了源语风采。本文主要从奈达的归化翻译理论以及由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对《围城》中习语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运用译本中的大量例句,探讨小说中不同文化类型的习语的翻译策略。
一、对国内外关于钱钟书、小说《围城》、《围城》英译本及其译者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
二、介绍了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回顾了中外翻译界对该理论的争议。
三、对《围城》中习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根据《围城》中习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将《围城》英译本中的习语大致分为五类:(1)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习语;(2)与社会习俗相关的习语;(3)与历史典故、文学著作相关的习语;(4)与地理环境相关的习语;(5)与价值观、审美观相关的习语;论文对以上五种文化类型习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类型习语翻译策略有所不同,对于与宗教信仰、历史文学典故以及社会习俗相关的习语,译者多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即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对于与审美观、价值观和生态环境相关的习语,译者多采用替换、意译的翻译方法,即以归化为主。
四、总结了不同文化类型习语的翻译方法。在不同文化类型习语的翻译中,译者同时运用了归化异化两种策略,其中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如果异化后的文化因素很难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应加注释进一步说明。对于富含不同类型文化因素的习语,译者应该注重语言翻译,也应该注重分析文化因素,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具体运用情况灵活选取翻译方法。除此之外,为了保留源语文化因素,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译者应选择直译或直译加注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