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仪式是人生仪式的起点,是个体生命走向社会化的开始,也是诸多民俗活动高度凝聚的集合体,在仪式活动中各种民俗事象得到综合呈现,研究一个民族的诞生仪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窥见民众的生活和民族精神。 “打喜”,是清江中游土家族地区一种独特的诞生礼仪。土家姑娘出嫁后在婆家怀孕生育了孩子,叫做喜得“贵子”,是祖宗积德有了宗祠香火后代。清江中游的土家人把人的出生看作头等大事,人的诞生标志着有了传宗接待的继承人,双方的家庭皆大欢“喜”,定下“打喜整酒”吉日隆重庆贺,而在“打喜整酒”吉日的夜里因客多没有床铺睡觉,宾客们便用唱歌跳舞来混时坐夜,通宵达旦,将庆贺生子的活动推向高潮,整个仪式活动便是“打喜”。 本论文主要用质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民俗志的研究方法,以自己的田野调查材料为据,结合调查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调查后的反思和理解,从整体上呈现清江中游土家族诞生仪式的全貌和“打喜”的仪式过程,再结合地方史志以及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来探讨“打喜”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意义以及所表达的生命观。 论文第一章主要着眼于“打喜”仪式调查点清江中游地区的介绍,论述当地的生境文化;第二章的写作主要依靠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是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诞生仪式的田野民俗志;第三章依靠田野调查的资料,在民俗志撰写的基础上,对“打喜”的仪式过程进行了“深描”;基于前三章对“打喜”仪式的全面研究,第四章的写作则从文化象征、艺术表达等多个角度对“打喜”仪式做出解析;余论部分是笔者对“打喜”仪式变迁的简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