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及P53、P73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目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and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SIPs)是一种起源于鼻腔鼻窦粘膜上皮的良性肿瘤,占所有鼻腔肿瘤的0.5%~4.0%。具有侵袭性生长、术后易复发及恶变等特点,故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多采用鼻侧切开等鼻外手术进路治疗该类疾病,手术损伤较大,出血较多,病人住院时间较长,部分患者遗留面部疤痕等问题。随着鼻内镜手术的普及推广及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及鼻内镜鼻内外联合入路开始应用于NSIPs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总结NSIPs的临床特点,比较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差异,同时比较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124例临床及病理证实为NSIPs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临床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1.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进路组与鼻外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KrouseⅠ级和Ⅱ级的病例,鼻内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鼻外入路组(P<0.05);对于KrouseⅢ级的病例,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进路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其它两组(P<0.05),而鼻内镜组与鼻外入路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鼻内镜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手术时间的长短无明显差异。3.术前或者术中明确诊断为NSIPs的复发率还是低于术后明确诊断的,虽然差异没有显著性(P=0.266)。【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SIPs有良好的效果,术中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短,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NSIPs的首选术式。但是,术前、术中明确病理诊断和病变范围,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是影响NIP手术疗效的关键。对于Krouse分类Ⅰ级与Ⅱ级的病例采用鼻内镜手术,对于病变范围广泛和多次手术复发的Ⅲ期、Ⅳ期患者,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进路治疗NSIPs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第二部分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P53、P73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NSIPs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复发率高和易恶变等特征,其发病及复发和恶变机制尚未明确。P53基因作为经典的抑癌基因,其在许多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作为P53家族新成员的P73基因,其生物学作用不甚明确,其表达在NSIPs恶变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P53和P73在NSIPs恶变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指导临床对高危患者进行监测,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4例NSIPs的患者的病理蜡块,分为NSIPs组和恶变NSIPs组,对照组选取同时期12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监测P53和P73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与P73在NSIPs组、恶变组及SCC组中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P53与P73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63,p=0.000)。【结论】P53与P73可能参与了NSIPs的恶变过程,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协同作用,但其协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引发了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肩负着新闻宣传的重任,又有着盈利发展的需求。作为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成立
在文化与交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加强交流,增进沟通,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感知文化间的差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统计数据在国民经济各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计单位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统计信息需求不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原
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省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农业区,
思政教学在塑造大学生三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趋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N+4+3"教学模式顺势而生,这一模式以其独特
<正>在苏鲁豫皖名师展示课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了《下雪的早晨》(北师大版第七册)一文。这是艾青的一首诗歌,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向我们展现了安静的雪景、美好的童年回忆
行政公益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措施。而我国目前的行政公益诉讼,还普遍存在着相关法律缺失、原告资格范围狭窄等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