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氏疟原虫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相关基因及蛋白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you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蚊媒传播的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热带传染病,在全世界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疟原虫多药抗性株的出现与迅速扩散,以及蚊媒对杀虫剂耐受性的增加,目前又无有效的抗疟疫苗,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传统方法已难于控制该病的流行,迫切需要为疟疾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疟疾是由蚊虫叮咬而传播,疟原虫子孢子一旦进入血循环,数分钟后便随血流跨过肝血窦枯否氏细胞(Kuppfer cell,KC)后主动粘附、迅速侵入肝细胞,并进行红外期增殖,然后才侵入红细胞,导致疟疾的发作。子孢子侵入肝细胞是疟疾感染的关键,而阻断虫体的侵入,即可防止疟疾感染,红外期阻断疫苗旨在阻断子孢子侵入宿主肝细胞,防止疟原虫红内期的发育,是疟疾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唾液腺子孢子感染性受发育调节,正常情况下,中肠内卵囊成熟后破裂,子孢子逸出,经血淋巴移行到唾液腺后2 d,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因此研究疟原虫具有侵入肝细胞能力的唾液腺子孢子与不具侵入肝细胞能力的卵囊子孢子之间的差异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实验技术尚不支持从媒介蚊的中肠和唾液腺中分离获得高纯度、足量的子孢子,因此针对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已经完成的恶性疟原虫、其媒介冈比亚按蚊和约氏疟原虫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以及其他种类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伯氏疟原虫、诺氏疟原虫、鸡疟原虫)大量基因组序列的获得,为后续的疟原虫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基因功能的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任务。通过对疟原虫子孢子肝细胞侵入相关的差异基因和蛋白的大量发现和鉴定,将有助于认识疟原虫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可为疟疾的防治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提供药物和疫苗新的靶目标,为采取防治策略战胜疟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实验以斯氏按蚊-约氏疟原虫为模型,从基因和蛋白两方面对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相关分子进行研究:一方面应用差异显示PCR (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 DD-PCR)技术筛选约氏疟原虫唾液腺和卵囊子孢子差异cDNA,经比较分析后获得唾液腺子孢子特有的差异序列,克隆至TA 载体,根据序列同源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推测可能与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相关的基因;另一方面采用二维凝胶电泳
其他文献
本课题通过建立高氧后相对缺氧的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及Müller细胞缺氧模型,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Müller细胞的发育及其在血管发育的作用,以进一步认识视网膜血管发育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做一件事,就是组装书柜。”刚吃过晚饭,妈妈就郑重地给爸爸和我,当然也包括她自己,布置了一项重大而又新鲜的任务。  我们家也确实需要一个书柜,瞧,沙发上、茶几上、写字桌上、床头柜上,甚至枕头上都摆满了书,凌乱不堪,毫无条理,也有损书的形象。为了解决放书这个问题,上个周末,妈妈特地花了两天的时间,从淘宝网上选购了一个大书柜。  今天下午,书柜到了。卖家是把书柜的各个配件装在
期刊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和高度侵袭性,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等治疗手段常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研究恶性胶质瘤的新方法十分必
【目的】探讨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超家族成员OATP-E mRNA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的表达;建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肿瘤细胞OATP-E基因
研究背景淋巴瘤/白血病是淋巴造血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占恶性肿瘤总数3%-4%,居恶性肿瘤第11位。白血病的年发病率2.76/10万,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