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压支架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综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液压支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完备的工作性能又要尽可能减轻重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液压支架的发展现状和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虚拟样机技术、有限元技术和优化设计引入到液压支架的设计中。首先为了最大程度的模拟液压支架的现实工况,减少设计上的失误。本文以ZF2800/16/24型液压支架为例,通过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建立液压支架模型,充分利用软件干涉检查功能来校核建模的合理性;建立液压支架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四连杆机构的性能;将液压支架运动仿真过程录制成动画,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动态的了解液压支架的升、降过程,极大的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然后分析液压支架受力状况。通过对顶梁受扭转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顶梁上所有单元或节点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通过对其分析既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顶梁的受力状况又可以弥补传统样机试验中测试点个数不足的问题。同时发现顶梁的最大应力值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可以对顶梁进行优化。最后在顶梁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对初步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所得顶梁截面不对称且各个筋板厚度不一致,这将不利于加工制造,并且顶梁重心会偏离其几何中心,容易导致滑架倒架。因此论文进一步通过人机结合技术重新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借助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对优化过程进行干预,最终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在保证支架综合性能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了顶梁重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信息家电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传统家电结合的必然结果。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合一的趋势已经形成,智
陷落柱主要发育于以厚层灰岩为煤系基底的华北含煤区,已在煤矿开采中大量揭露,现已成为煤矿安全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研究不够深入,预测较为困难.该文以太原西山煤田
渤海湾含油气构造区,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勘探开发程度很高,提高勘探整体效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加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益重要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该论文基于冀中坳陷霸县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在设计者与消费者眼中,已不仅仅是作为代步的工具,而是更多地成为了许多人移动办公、娱乐的场所,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全球汽
岩溶环境是一种脆弱生态环境,岩溶生态系统即指岩溶区的生态系统。漓江流域岩溶生态系统按地貌类型分为峰林平原生态系统和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两大类型。论文研究典型峰林平原和
该文在大量前人对井间地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该文作者直接参与的辽河油田大井距井间地震野外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对井间地震技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纵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油藏含水不断上升,稳产形势不断加剧,如何实现油藏的长期稳产,实现投入产出的效益最大化,迫切需要研究油藏油藏中高含水期控水稳油技术政策。本
丹池成矿带地处滨太平洋与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复合部位,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其中泥盆系是赋矿层位;构造线总体走向为北西-北北西向,倾向多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