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次黄嘌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XGPRT)和腺苷激酶(AK)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抗血清的制备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克隆弓形虫RH株次黄嘌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XGPRT)和腺苷激酶(AK)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XGPRT和pET28a/AK,表达HXGPRT和AK重组蛋白,利用此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抗血清。方法:复苏本室液氮保种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腹腔接种BALB/c小鼠,转种3代,抽取腹水,收集、纯化弓形虫株速殖子,提取总RNA,在设计合成的引物中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应用RT-PCR扩增弓形虫HXGPRT,AK基因片段,目的基因HXGPRT插入克隆载体pMD18-T,目的基因AK插入克隆载体pGEM-T,提取重组质粒,BamHI和XhoI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重组子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并以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抗原,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达量和免疫活性,改良的Bradford(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rHXGPRT和rAK蛋白浓度。免疫新西兰白,收集多抗血清,ELISA测定多抗滴度,Western blotting鉴定免疫活性。结果:RT-PCR从弓形虫RH株RNA中扩增出693bp的HXGPRT和1092bp的AK目标基因片段。成功地将其克隆入pET28a。pET28a/HXGPRT和pET28a/AK经BamHI和XhoI双酶切,获得与目标基因大小相一致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HXGPRT同源性100%,AK同源性99.9%。含pET28a/HXGPRT和pET28a/AK的宿主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上述2个重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rHXGPRT和rAK蛋白。SDS-PAGE检测其分子量:rHXGPRT为26.4kDa,rAK为38.357kDa,二者与各自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显示:rHXGPRT能够被弓形虫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和Torch-ELISA试剂合中的Tox-IgG阳性控制血清识别,rAK能够被Torch试剂合中的Tox-IgG阳性控制血清识别,获得了两种纯化的具有特异免疫反应性的重组蛋白。rHXGPRT和rAK分别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ELISA滴度为1:107和1:106。两种多价抗血清,Westernblotting显示,每种多价血清不仅能和其对应的重组蛋白而且和虫体内相应蛋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成功地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获取了HXGPRT和AK基因,构建了pET28a/HXGPRT和pET28a/AK重组质粒,并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两种高效价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为对弓形虫嘌呤核酸代谢及基因沉默的研究,以及研发标准化弓形虫免疫血清诊断试剂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主要为产毒株)和非流行株(主要为非产毒株)山梨醇和甘露醇发酵实验有明显差别。为研究这种差异,本研究中确定预测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甘露醇磷酸烯醇丙酮酸依赖的磷酸转运酶系统(PTS)基因簇mtl产物转运甘露醇的功能;比较El Tor型霍乱弧菌的流行株(山梨醇和甘露醇慢发酵)与非流行株(山梨醇和甘露醇快发酵)两类菌株在甘露醇发酵试验中mtlCBA基因转
目的:探讨绝对浓度法、液体培养基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吡嗪酰胺(PZA)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种方法同时检测90株MTB临床分离株PZA耐药性,并比较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90株MTB临床分离株用绝对浓度法、MIC和PhaB三种方法分别测得21株、33株、22株敏感株和69株、57株、68株耐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药物WP1066及基因沉默技术利用STAT3短发夹RNA( STAT3-shRN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及A172细胞系STAT3通路的抑制,探讨STAT3基因对于U251及A172细胞凋亡、自
血吸虫病目前仍是危害人畜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虽经数十年防治,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疫情仍时有反复,防治效果难以巩固。血吸虫致病主要由于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