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后视网膜的病理学观察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能激活血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黏度,防止血小板聚集,使血块溶解破碎等功能。对新鲜血栓效果较好。据文献报道,尿激酶眼内注射可以治疗前房出血和玻璃体出血等出血性眼病。将尿激酶注射到玻璃体腔内的毒性作用如何,报道较少。视网膜组织对药物理化作用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浓度过高可导致视网膜毒性作用。由于眼内组织具有精细且脆弱的特殊性,尿激酶在应用眼内疾病的治疗之前,其眼内的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进行评价的。本研究是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尿激酶兔眼玻璃体腔注射后视网膜的病理学观察,并行视网膜电图(ERG)评估其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目的是了解随着应用浓度的增加,尿激酶对视网膜细胞的毒性作用的变化,探讨其最佳治疗浓度。为探讨局部应用尿激酶的浓度和用药途径提供了依据。材料和方法1.将40只兔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玻璃体腔注射2000U、3000U和5000U尿激酶组),每组各10只兔眼,右眼为试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对照眼内均注入0.1ml PBS。15天后行ERG评估其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注射尿激酶后6个月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的病理变化。2.兔眼注射方法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大瞳孔,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按1.5 ml/kg的剂量肌肉注射麻醉动物。颞上方角巩膜缘后3-4mm处进针,针头斜面向上,先于巩膜组织内潜行1~2mm后,针头方向转向眼球中心,进针深度为5mm,将0.1ml尿激酶注射液缓慢注射入兔眼玻璃体腔内。结果1.视网膜电图的改变:ERG的a波振幅: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ERG的b波振幅:2000U和3000U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0U组:试验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光镜观察:各组实验眼和对照眼视网膜组织未见异常。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RGC排列整齐,内丛状层染色较均匀,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排列较整齐,视锥视杆排列整齐。3.透射电镜:3000U组,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长突起减少,外节膜盘融合,内节之间间隙轻度扩大。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5000U组,黑素上皮细胞细长突起数量减少,稀疏、外节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大部分膜盘融合消失。线粒体部分嵴和膜融合和消失,内节双层膜有融合和缺失。结论1.玻璃体腔注射2000U组,未见视网膜病理变化。2.玻璃体腔注射3000U及5000U可导致视网膜组织不同程度内节和外节损伤。随着浓度的升高,视网膜的毒性越大。3.玻璃体腔注射5000U的ERG-b波振幅,实验组较对照组b波振幅明显减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行业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积极地融入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因此,我国的文化也与西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rpertension,PAH)是以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凋亡抵抗,逐渐导致以肺血管血管壁增厚及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为特征的肺血管重
目的:探讨影像分区及MRI动态增强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374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按新五分区法(眼球区、视神经鞘区、肌锥内
摘要:新常态特色家长会是伴随教育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催生出的时代产物。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已经不能够满足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诉求。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需要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更需要成为实现三方沟通交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试图阐述在现代教育中,应该如何组织和开展新常态特色家长会。  关键词:新常态;特色家长会;年段特点;举例  学校、家长和学生是家校共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