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觉注意力(Vigilant Attention)是指对具有重复、非唤醒性质的刺激进行自我导向式清醒加工处理并维持的能力,警觉注意力水平降低会造成任务绩效的下降并可能导致任务失败,因此,对警觉注意力神经机制及其调控的研究尤为重要。在与注意力相关的任务中,大脑后中部前额叶(pMFC)和外侧前额叶(LPFC)之间的theta频段脑电时频特性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该时频特征与警觉注意力的关系仍不可知。另外,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可以调控大脑特定频段的神经节律,对多种认知功能具有调控作用,但是还没有研究表明可以调控警觉注意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1)警觉注意力水平与大脑pMFC和LPFC之间的theta频段脑电时频特性密切相关;2)theta频段的tACS可以调控theta频段脑电时频特征,进而调控警觉注意力。针对这两个研究假设,本文设计了2个实验进行研究。实验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实验一主要探究不同警觉注意力水平与脑电时频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警觉注意力水平越高,theta频段的相位同步出现越早、强度越大,时频功率强度也越大,反之,警觉注意力水平越低,theta频段的相位同步出现越迟、强度越小,时频功率强度也越小。结果表明,警觉注意力水平与大脑pMFC和LPFC之间的theta频段脑电时频特性密切相关。2)实验二主要考察6Hz的tACS对于脑电时频特性与警觉注意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行为学表现方面,相比于伪刺激,真刺激时的5分钟到10分钟,即刺激施加时的中间时段内,反应时间显著减小,其他时段内,反应时间未呈现显著差异。在脑电时频特征方面,相比于伪刺激,真刺激后的theta频段相位同步性显著降低,时频功率未呈现显著差异。结果表明,theta频段的tACS可以显著减小刺激时一定时段内的反应时间,提升警觉注意力水平,在电刺激后,虽然可以调控相应频段的脑电相位同步性,但是对时频功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反应时间和警觉注意力水平也没有显著影响。总之,本研究初步表明tACS对脑电时频特性以及警觉注意力水平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为将来tACS实际应用于警觉注意力的调控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