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记载者,亦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者,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乡愁。每个地区的传统村落都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一座座传统村落在成百上千年的岁月中形成独特的空间肌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其内部具有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而这些在岁月中沉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实体建筑之上,也蕴含在以虚体空间呈现的村落公共空间之中。村落公共空间虽然没有固定形态,却是村民主要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维系社会关系的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将整个村落串联成整体,也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在以往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研究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多偏向于主观感性的认知,缺乏结构性的量化分析,难以触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在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以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这一量化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模型建构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剖析其内在特征与构成规律。本文首先阐述了空间句法的基本思想和作用原理,通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结果三方面的对比,表明了空间句法对于传统村落研究的适用性和某些方面的优越性,挖掘了空间句法理论与公共空间特征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将本文研究的理论逻辑进行完善。其次对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进行分析,解析了本文研究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框架体系,为后文的空间句法分析做好铺垫。最后从整体空间结构和内部公共空间两个方面,选取京郊传统村落中典型的研究样本,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进行量化解析,读取相关参数和图示语言,分析研究样本的空间概况,进一步提炼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中所蕴含的空间结构特征、村落结构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局部空间形态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性,并以此为依据为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的实际工作提供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