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的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有消费警示发布职责的是包括消费者协会和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在实践中,消费者协会率先实施了“消费警示工程”,以此逐步建立和完善消费警示的发布制度。此外,消费者协会也出台了《消费警示制度实施规范》作为对消费警示发布制度的规范和依据。此后,在行政执法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为了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社会安全风险,也通过实施消费警示的方式,以此达成行政机关所期望的行政目的。行政机关采用消费警示制度的出发点是看到了消费者协会创建的消费警示制度的优益性,并加以借鉴。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和地位不同于消费者协会,具有法定的强制力,所以对其发布的消费警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便具有更高的要求。若行政机关发布了不合法或者是不合理的消费警示,而消费警示的相应的权利救济方式又存在不足,将会对消费警示的涉及相关方造成巨大且难以恢复的损害,影响社会公益。本文沿着学理解析、制度实践、存在问题、规制完善的思路,来解决当前行政机关公布消费警示的困境。具体来说:第一章在学理层面对消费警示进行基础分析。从消费警示的基本内涵入手,对消费警示作出界定,指出消费警示源于公共警告理论,是公共警告理论在消费领域的具体制度运用。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与消费指导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异同,进而讨论消费警示性质属于行政事实行为,并且是服务型行政事实行为。第二章描述消费警示在我国的实践。风险社会的出现、信息社会的深入、知情权的保障及政府规制手段的革新共同构成了消费警示当代兴起的现实背景。消费警示在我国行政实践中的运用主要是消费者协会创立和工商部门的发展。第三章审视我国消费警示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不足。基于对消费警示法律依据的检索和实践运用的回顾,发现消费警示不仅缺乏应有的立法完善,在实践中也产生相应问题。立法规范的相对粗陋,表现为:立法位阶较低、规范过于简陋、法律责任机制不健全等。在消费警示的执行上,由于存在发布迟缓、发布主体混乱、缺乏适当的程序规范等问题影响实际效果的发挥。在权利救济途径上,消费警示权利救济存在不足和困难。第四章讨论并提出我国消费警示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是要健全立法,完善消费警示的事前控制。具体包括明确消费警示的发布职权、内容和条件。其次要规范行政,强化消费警示的事中控制,具体做法上要进行合理性考量、构建合理的发布程序和行政机关对消费警示的更正与解除之义务。最后是要完善司法,健全消费警示的事后控制。在讨论消费警示的可诉性基础上,可提起确认违法之诉和行政赔偿之诉达到救济之目的。
其他文献
藏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藏医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与汉地医学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密切的交流、汲取了汉地医学的精华,并且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携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另外,藏医药文化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与印度、尼泊尔的传统医学文化亦有交流,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互惠性。近年来,古老的藏医药文化广受关注,从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入选
当前信誉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C2C模式下,信誉是交易进行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交易的安全有效.从卖家收益的视角出发,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C2C模式下卖家信誉的
若论文体发展之先后,骈文实脱胎于"古文"。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古文"中的文学类作品如辞赋,领先向骈的方向挺进,应用文体中文学性较强的文体如箴、铭、颂、书、序、章、表、诔、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五运六气学说,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颈椎病的基础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分析探讨五运六气学说与颈椎病发病之间的联系。颈椎病属中
目的:评价EPOCH方案作为挽救方案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EP-OCH方案治疗我院收治的复发耐药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1例,每例至少接受过2个化疗方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这一群体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相比城市,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当前,如何应对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