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前/后”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gi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界专家学者一直重视对隐喻的研究。传统隐喻研究中的语言学专家学者们认为在语言中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杰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步入了新时期,从此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学界开始普遍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实质是用一事物来感知另一事物的过程。隐喻运作机制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把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语言中的基于自身体验的认知机制。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方位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前/后”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前/后”隐喻用法的英汉对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英汉语料库的英汉“前/后”隐喻对比研究,试图解决一下研究问题:1.“前/后”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否普遍存在?2.“前/后”隐喻的运作原理是什么?3.“前/后”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应用有何异同之处?导致这种异同之处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笔者首先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搜集和整理了所需要的语料,然后英汉两种语言中主要存在的“前/后”隐喻表达被归类出来。其中,汉语中包含前/后的句子有4000个,英语中包含“前/后”的句子有6216个。本文中所用的英语和汉语语料全部来源于有权威性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在通过对大量的语料整理、归类、对比和分析之后,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前/后”的隐喻表达都大量存在;2)英汉“前/后”隐喻主要体现在三个目标域:时间,状况以及社会关系和地位;3)英汉“前/后”隐喻在每一个目标域中均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能力和自身的相同体验,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前/后”隐喻的表达有共同之处,而其不同之处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而致。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启示,并提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数据链互连是数据链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针对数据链网络互连问题,从数据链系统的硬件结构、网络结构和数据流程入手,探讨了从不同网
以安徽建筑大学大一至大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则出现学业松懈、人际交往欠缺、生物钟紊乱等不良现象
目的: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循证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6 年1-12 月采用传统管理控制手术室感染,期间采样结果作为常规组;2017 年1-12 月采用循证管理控制手术室
<正>本刊讯2015年9月18日,应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的邀请,《新闻与写作》为该中心100多名一线采编播记者进行了集中式的新闻论文写作辅导。本次辅导课,主编耿瑞林作了题为"怎样写
本文阐述了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及用户的背景 ,着重研究并提出了面向用户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服务的措施及方法 ,指出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分类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以及书目控制法,借助于网络技术,经过革新和充实,对信息资源的组织都依然有其生命力。元数据和US-MARC的产生和应用,是网
考虑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降阶法.首先,写出二阶齐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求出特征方程的两个特征根;然后,利用积分因子乘以微分方程和导数的运算,将二阶常系数
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中使用的一些传统图书情报技术作了一些分析和概述。这些技术包括 :检索语言 (分类和主题 ) ;元数据 (编目 ) ;链接分析 (引文索引 ) ;信息过滤
<正>本研究从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角度,发现就业岗位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能力需求,从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设置
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品牌价值,针对汽车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和缺陷,研究防错技术的应用技巧。将制造业核心理念"提前预防、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融入汽车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