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金融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有效的扩展和渗透,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分布的局限性,普惠金融无法到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有效扩大普惠金融的服务半径,切实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Y农商银行属于典型的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由农信社改制而来,一直致力于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和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求有着天生的契合度。互联网金融以其平等、开放、共享的特点为普惠金融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互联网+”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将普惠金融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Y农商银行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改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弊端,并在Y农商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上找到新的突破点。本文认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理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和困境、“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方向等各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获取Y农商银行有关“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数据资料,包括基础工作的实际参与和对相关业务数据的整理分析等方式,深入查找Y农商银行相关业务开展遇到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借鉴典型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模式,明确Y农商银行开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策略框架,选择适合Y农商银行实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策略定位。在对经营现状的研究剖析中,可以发现该行近年来在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集中表现在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但由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线上和线下金融机构之间激烈的竞争环境,Y农商银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强化风险防控的措施,才能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结合该行的发展历程,最终提出Y农商银行实施“互联网+普惠金融”策略的改进措施:改善内部管理体制、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Y农商银行的转型升级、建立Y农商银行风险保障机制。Y农商银行“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在全行范围内树立“互联网+”的发展思维,实现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优化和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