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P)H氧化酶P22phoxC242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关系的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在延边地区汉族和朝鲜族群体分布和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之相关性研究。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延边地区汉族和朝鲜族群体,其中正常对照组(normalglucose tolerant,NGT)汉族120例、朝鲜族102例,2型糖尿病组(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汉族273例、朝鲜族18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分为四组:①汉族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阳性组(IMT≥1.0和/或斑块形成);②汉族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阴性组(IMT<1.0且无斑块);③朝鲜族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阳性组(IMT≥1.0和/或斑块形成);④朝鲜族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阴性组(IMT<1.0且无斑块)。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确定基因型,利用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IMT情况,进行相关临床指标检测。各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及多组计量资料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作统计学处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延边地区汉族对照组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为CC(77.5%)、CT(20.4%)、TT(2.5%),其等位基因频率C/T(87.5%/12.5%);朝鲜族对照组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为CC(87.3%)、CT(10.7%)、TT(2.0%),其等位基因频率为C/T(92.6%/7.4%),P>0.05。(2)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汉族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为CC(72.5%)、CT(25.6%)、TT(1.8%),其等位基因频率为C/T(85.3%/14.7%);朝鲜族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为CC(84.9%)、CT(12.4%)、TT(2.7%),其等位基因频率为C/T(91.1%/8.9%),P<0.01。(3)延边地区汉族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朝鲜族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各自对比分布比较示P>0.05。(4)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汉族动脉硬化阳性组与阴性组CC、CT+TT分布频率为81.8%VS67.2%,18.2%VS32.8%,P<0.01。(5)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朝鲜族动脉硬化阳性组与阴性组CC、CT+TT分布频率为89.2%VS82.1%,10.8%VS17.9%,P>0.05。(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与延边地区汉族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B值0.914,OR值2.493,P=0.000;年龄与延边地区朝鲜族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B值1.005,OR值2.732,P=0.000。结论:(1)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汉族和朝鲜族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群体分布有差异。(2)T等位基因为延边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组动脉硬化的保护基因,与延边地区朝鲜族2型糖尿病患者无关。(3)年龄是延边地区汉族和朝鲜族的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 A)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仍各种报道不尽一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时期常见
目的 比较游离髂骨瓣结合足底内侧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腓骨瓣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
文章以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理论内容,从构建模式的背景及意义、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研究路径3个方面展开论述,为高职院校“课程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为本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2007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8名,其中男48名,女30名,年龄40~65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无再流现象的发生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微血管痉挛和阻塞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的显著激活是缺血再灌注的重要特征。本课题以大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