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抑郁症与应激诱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紊乱,导致皮质酮水平增高、损伤人类的情绪管理脑区(如海马等)有关。防治皮质酮的神经毒性,有利于减轻抑郁。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是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具有对抗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我们发现H2S可改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抑郁行为,那么其抗抑郁作用是否涉及到拮抗皮质酮的神经毒性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riveneurotrophicfactor,BDNF)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可塑性及损伤后再修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介导了抗抑郁药的抗抑郁作用。因此,本实验将以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建立抑郁症高皮质酮血症的体外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H2S是否具有对抗皮质酮神经毒性的作用。如果存有保护作用,将进一步探究BDNF是否参与了H2S对抗皮质酮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ionine-β-synthase,CBS)活性及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CCK-8法检测PC12细胞活存活率;Western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内CBS和BDNF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氮蓝四唑(NitroblueTetrazolium,NBT)还原法检测PC12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JC-1染色激光共聚焦法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结果】1.皮质酮对PC12细胞内源性H2S生成的抑制作用0.2、0.4、0.8mmol/L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24h后,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C12细胞的生存率、降低CBS的蛋白表达及活性、减少内源性硫化氢的生成。表明皮质酮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BS/H2S体系有关。2.H2S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0.08、0.2、0.8mmol/LH2S预处理30min可明显升高皮质酮作用24h后的PC12细胞的生存率;0.2mmol/LH2S预处理30min可以明显对抗皮质酮诱导的细胞凋亡、逆转皮质酮诱导的ROS积累、阻滞皮质酮促使的MMP丢失。表明H2S对皮质酮神经毒性具有拮抗作用。3.BDNF-TrkB通路对H2S抗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介导作用单独用0.08、0.2、0.8mmol/LH2S作用24h后能提高PC12细胞中BDNF蛋白的表达;同时,0.2mmol/LH2S预处理30min能减轻皮质酮对BDN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提前给予BDNF-Trk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K252a处理PC12细胞30min,则能逆转H2S抗皮质酮神经毒性作用,表明BDNF-TrkB通路可能介导了H2S的抗皮质酮神经毒性作用。【结论】1.皮质酮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BS的表达及活性、减少内源性硫化氢的生成密切相关。2.硫化氢可拮抗皮质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