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感染对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疾病,临床上常见有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流行病学研究指出,IBD主要好发于北美洲和欧洲,以白种人居多。其中,欧洲UC和CD的患病率高达505/10万和322/10万,UC和CD发病率分别为24.3/10万和12.7/10万,而同一时段亚洲UC发病率仅为6.3/10万。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有近500万患者饱受CD或者UC的困扰,并且已逐步上升为我国消化道系统常见病之一。由于IBD易反复发作,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而患者较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或老年期,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社会交际、工作和生活质量,并可伴有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晚期甚至有直结肠癌变可能,带给患者严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因而,探寻IBD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将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治疗IBD和改善IBD患者的生活质量。20世纪90年代,“IBD卫生学假说”被首次提出,其指出幼年成长于极度卫生环境中可能阻碍免疫系统的适当成熟,而致使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患有IBD。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蠕虫感染可减低对IBD的易感性或者预防IBD的发生,如给予UC或CD患者有活性的猪鞭虫受精卵后,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血吸虫(Schistosoma)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寄生性蠕虫,具有自发性免疫调节的功能。文献报道,Schistosoma对Ⅰ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IBD等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调节作用。预先给予Smansoni虫卵感染小鼠,可预防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类似地,S.mansoni幼虫感染小鼠后,也可减轻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由此看出,Schistosoma感染可能具有调控IBD发生发展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本课题旨在探讨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感染对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随机分为四组:Con组(空白对照)、DSS组(3%DSS)、CER+DSS组(S.japonicum尾蚴感染+3%DSS)和CER 组(S.japonicum尾蚴感染)。S.japonicum尾蚴(20±2条)经皮肤接触感染小鼠,3%DSS诱导IBD小鼠模型,每日采集小鼠粪便后称重,记录粪便性状和小鼠体重,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和疾病活动度评分(DAI)。取材后,行H&E染色,评估组织病理评分(HS)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2.通过CBA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通路和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3.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leaved-caspase3(C-C3)阳性细胞数,TUNEL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取材后发现CER+DSS组和CER组小鼠肝脏表面可见淡黄色虫卵结节。相较于DSS组小鼠,给予S.japonicum尾蚴预处理的CER+DSS组小鼠体重减轻程度更小(p<0.0001)、结肠更长(p=0.004)、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更轻、疾病活动度评分(p=0.005)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p=0.004)也更小。与Con组小鼠相比,单纯给予S.japonicum尾蚴感染并未对小鼠的体重、结肠、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疾病活动度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等方面造成影响。2.CBA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ER+DSS组小鼠血清中IL-6、IL-10和IFNγ表达均明显低于DSS组小鼠(p<0.001)。而Con组和CER组小鼠间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Real-time PCR检测发现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6的表达显著高于CER+DSS组(p<0.001),同时IL-10和IFNy的表达也比CER+DSS组略高(分别为p<0.01,p<0.05)。Con组和CER组小鼠结肠组织中除IL-10(p<0.05)之外的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DSS组相比,CER+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IRE1α、IRE1β、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降低,且P-P65、IRE1α和IRE1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和p<0.05)。而CER组与Con组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通路及ER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免疫荧光法、TUNEL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显示: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C3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均明显多于CER+DSS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CER+DSS组、DSS组和CER组小鼠结肠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少于Con组,并且CER+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量多于DSS组(P<0.05)。CER+DSS组、DSS组和CER组小鼠结肠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多于Con组,其中CER+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量少于DS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japonicum尾蚴感染可减轻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减少结肠粘膜组织细胞凋亡。除了对Th1/Th2/Th17应答的调控作用外,S.japonicum尾蚴感染还可能通过下调NF-κB通路和ERS信号通路转导,进而影响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程度,尤其是ERS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临床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之下,人民法院把握历史机遇,以改革的魄力和开放的心态推动智慧法院与司法改革脉搏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人民法院实现这一目标。尽管我国司法改革目
基于项目的 STEM教学模式应用在课程教学中,首先提前做好项目的设计工作,创建合适的问题情境,面向明确的结果安排模糊的任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分小组协作学习,支持
目的 探究癌性疼痛患者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进行镇痛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镇痛医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00例,给予患者实施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进行镇痛治
"物体识别是角度独立还是角度依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独立,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依赖。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
生物质基碳材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具有低成本、可再生、产量高、来源广和活性高等众多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研究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近几年来,生物质基碳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领域和电化学领域,因此对生物质基碳材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中分别以纤维素和甲壳素为生物质原料制备出不同的生物质基纳米碳材料,应用于多相催化领域和超级电容器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
在全球化背景下,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新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当
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河流健康面临巨大威胁。城市水循环过程复杂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同时长时间序列实测水文资料相对缺乏,导致城市河道径流模拟预测与
牡丹和芍药是我国重要传统花卉,"牡丹南移"和"芍药南移"是推动我国北方著名花卉向江南、华南园林中应用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以牡丹和芍药在杭州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科研热
新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一场变革,在新经济形态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变化.风险投资是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把资本投向新经济领域是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